引用:
作者Crazynut
如果你給了時間還練不出來,是他爛沒錯,但連時間都不給,那還有啥好說的。...
|
NBA上場時間的決定性關鍵不是在於給球員練, NBA是商業聯盟不是大學, 沒有這個覺悟就投身其中, 狀元或二輪都會一樣慘
AB進騎士隊的時候為什麼不會有足夠的上場時間? 很明顯的問題 - 位置和體型問題, 此外因傷效率不足
這不是教練給不給時間鍛鍊與否的問題, 而是他本身的體型和傷勢導致無從發揮的問題
大學時期的AB 可以透過身材打低位, 但是進了NBA後事情完全就變了樣
6呎7~8的小胖子擺PF是高度不夠, 而以他的體型和速度3號位置只會變成靶
矮胖傷讓他不復大學的身手, 所以就被交易了
後來改投灰狼隊的時候減重練肌力, 可以看到效率和各項數字都提升, 但是受限於身高和位置, 效率一樣不佳
加上灰狼要Towns必須清出位置, 所以自然成為交易的籌碼
暴龍時期就不用多說, 效率比第一年更低落, 即便在NBDL也沒好到哪裡去
最後是在2016年的NBDL稍有起色的情形下被缺人的籃網撈走, 不過老實說我沒看懂籃網裁他的策略
AB再差其實也比Quincy Acy今年的表現要好一點, 除了鬥志和肌肉度之外就是....
另外要講木笛的話其實他雖然失誤不少, 但是2017年PG在29分鐘交出2.6次失誤, 其實也還算不錯的表現
可以看看他的場均失誤數字從10月每場4.3次(上場33分鐘)->11月3.3(31.6分鐘)->12月1.8(25.6分鐘)->1月1.5(28分鐘)
已經在12月分後大幅降低, 換算成TOP48mins的話失誤數排在聯盟37位, 已經是不錯的了.
看PER value不全然能呈現全貌, 上場時間所做的事情和特定戰術會影響效率值(尤其是主力得分者)
以勇士為例my boy PER22.7 只能上8分鐘, 依古 PER11.39可以上25分鐘, 重要性不言可喻
PTT的文章主觀性高, 看的時候還是多方參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