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頭也好, 菇婆芋也好, 都含有草酸鈣, 只是含量多少的差別.
(草酸鈣在口腔中會形成細長的針狀結晶, 誤食就如同吞下一大把針)
另外還有皂苷和氰苷等有毒物質.
同屬天南星科, 有一種"芋"也常被大家食用, 叫"魔芋"或"鬼芋"(一聽就很毒的感覺, 能吃嗎?)
但若提到另一個名字- 蒟蒻芋大家就比較熟悉了! 它是"製作"蒟蒻"的材料, 不過蒟蒻芋含有大量
草酸鈣, 絕對不能生吃, 就算煮熟也不能去除, 所以要加入氫氧化鈣(熟石灰) 碳酸鈉等加以去除.
食用芋的草酸鈣含量應該不會導致像姑婆芋一樣的中毒, 比較會被大家忽略的是氰苷和皂苷等植物鹼,
通常這些物質在芋頭的表皮和葉與梗等部位比較多, 而且充分加熱後就能分解破壞, 就怕沒煮熟...
有削過芋頭的人就知道, 芋頭的汁液沾到皮膚會造成紅腫奇癢無比, 原因就是皂苷.
另外許多人吃了芋頭或炒芋梗後會喉嚨發癢甚至呼吸困難, 可能是沒煮熟, 氰苷未完全去除所致.
回到
新聞:
引用:
徐國勇昨天上午在臉書發文,還配了一張就醫的照片,表示參加元旦升旗後返家用餐,「看到一大盤芋頭炒芋梗,吃了三塊芋頭,…再夾一根芋梗咬了幾口吞下!阿娘喂!滿口發麻刺痛,接著喉嚨刺痛、到了胃也刺痛!…中毒了!」
為何會誤採、誤食姑婆芋?徐國勇說,家中後院外的山邊種了幾株芋頭,「卻是亂種一通,家人也亂拔一通,然後亂煮一通。」
|
個人猜測, 應該是誤把姑婆芋當芋頭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