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ailymail.co.uk/sciencet...ting-Earth.html
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12月20日報道,中國已經開發出了EM電磁驅動引擎低軌道太空測試設備,目前安裝在了天宮二號上進行測試。
EM引擎是英文「Electromagnetic Drive」的簡稱,指的是一種全新的驅動方式——電磁驅動,由英國工程師羅傑·肖耶2000年左右提出。引擎原理大致是:用電力在密閉的錐形腔內產生微波,微波在腔內來回反射,在兩端產生的推力差即可作為飛行器前進的動力,太陽能提供電力來維持微波的運動。相比傳統引擎,EM引擎有著脫胎換骨的進步。目前中國在此項研究上處於領先地位。
《每日郵報》預計,如果EM引擎能夠成功投入實際運用,人類可以在10個星期內抵達火星。而目前根據NASA估計,當使用傳統火箭的時候,從地球出發前往火星的單程「旅行」大約是6到7個月。
相比起來,美國的設備目前還只能待在實驗室中進行研究,毫無疑問的,中國目前在此方面處於領先地位。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通信衛星事業部陳粵博士首次披露了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科研人員在EM引擎研發上的最新進展。
陳粵團隊從2010年開始正式開展EM引擎研究。該團隊依靠經典電磁場理論分析和計算,開展了推力器腔體設計。通過分析計算,研究人員認為該推力的產生,來自電磁場在特定設計的諧振腔體裡產生的不均衡分布,因此該技術不需要傳統工質,實際上是使用了電磁場對物質的作用力,也符合經典力學定律。
「我們已研制成功幾種規格的多台原理樣機,建立了實驗驗證平台,完成了毫牛級微推力測量試驗,通過幾年來的重復試驗及相應的干擾因素排查試驗,確認該類型推力器的推力存在。」陳粵介紹,他們已完成了可用於飛行試驗的試驗裝置研制,正在開展在軌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