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fpe
以前政府說要產業升級
就哭夭要外移,要不就要求提高外勞上限
現在花10億買機器人
每年要花的維護費用也不少(專利,特規)
還要請人來顧這些機器
再說機器也有折舊的問題(年限到了找不到維修料件)
這樣算下來有比較省嗎?
|
機器人工作就可以24小時運作
設備工程師多請兩個, 可以幹掉30個作業員的工作量
但是實際上搞工業4.0的客製化的話, 人海戰術才是王道
--
維護和專利無關, 特規的部分甚至部分公司會自備CNC來做維修件, 舉例來說, 漢唐不只賣自動化的機械手臂, 也可以教你如何做維修(包括大保養), 其中就包括如何製作備用件
一般來說, 如果遇到last order(準備斷料)的情況下, 其實可以和原廠談要買斷圖面來做備用件也是可以的
以面板業來說,4.5代線以後的應該大多數都是大量採用AGV, 機械臂來取代人工, 12台曝光機, 8台coater線, 6條developer線, 3台AOI自動檢測機, 3台MCD線寬檢測, 2台MACRO, 一台紅外線baker, 一台模厚光學檢測, 一台Total pitch, 這樣加起來零零總總37台機器基本上一班(12小時)只需要5個人就可以操作
其中包括2個設備, 一個製程和兩位作業員
作業員基本上只負責電腦派貨和MACRO抽檢判定, 其他都是工程師設定好程式以後就可以自動進行
基本上現在新的FPC廠也開始大量導入自動化設備(包括AGV和自動送料與檢測)
而PCB廠應該是導入很久了
自動化在有量的製造上來說, 基本上有壓倒性的優勢
像手機這種主力型號一賣就賣個5KK起跳的東西, 自動化起來就有他的利益存在
至於賣起來只有幾十K的, 可能人工組裝組組比較實際(所以像是冷氣, 除濕機這種消耗性耐久財產線就不太容易做完全自動化)
再來舉個例子, 那種炸物專賣店, 有些已經開始買自動洗菜機來洗菜了....
自動洗菜機只要10萬, 比請個員工來大概三個月就回本
賣蛋捲的也有自動蛋捲機, 一台大概30萬左右......
如果你的農地夠大的話, 現在有耕耘機可以設定GPS座標與路徑; 農業採收有部分的(例如說釀酒用的葡萄)也有自動採收機, 至於無人機噴農藥/肥料也是這三四年搞得很普及, 搞得和打電動沒兩樣.......
自動化最後爽到的應該就是當老闆的, 可以預期的是貧富差距會拉得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