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oversky.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13
文章: 752
引用:
作者Adsmt
近代很多戰爭實際上骨子裡就是美國和蘇俄(或俄羅斯)的對抗。
很多人怪美國愛打仗,但是沒蘇俄(或俄羅斯)在背後搞鬼,美國何須打仗?

現在的敘利亞內戰,不也是俄羅斯在搞鬼?很多人始作捅者是誰都搞不清楚,然後一直批自己陣營的國家。

如果沒有美國阻止蘇俄的赤化,今天還有民主自由嗎?雖然蘇共已挎臺,但是俄羅斯實質上仍是獨裁專政,二戰以後的戰爭,本質上就是獨裁與民主陣營的對抗。

活在民主世界的人,批評民主政府對抗專制獨裁?我只能說,真的是過太爽了。


那不知你在英國今年發表的伊拉克戰爭調查報告有什麼看法。
英國人過太爽?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uk...chilcot_defence

引用:
齊爾考特報告主要結論:
戰爭並非是當時的最後選擇,英國在沒有認真考慮用和平方式解除武裝的情況下選擇加入伊戰。

雖然後期軍事干預有可能必要,但當時(2003年3月)薩達姆並不構成立即威脅。當時應該採取控制的戰略並繼續這種戰略。聯合國安理會大多數成員國支持聯合國繼續對伊拉克進行核查和監視。

對伊拉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威脅的嚴重性判斷失誤,肯定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這一說法站不住腳。

對薩達姆繼續生產生化武器的情報「經不住推敲」。

伊戰政策是基於「有缺欠的情報」基礎上。應該有人對此提出挑戰,但卻沒有。

英國做出對伊拉克採取軍事打擊行動的法律依據不能令人信服。

英國對伊戰爭削弱了聯合國的權威性。聯合國憲章規定安理會的職責是維持和平與安全。

「裝備不足」。伊戰決定作出後,在伊拉克部署軍隊的時間「很少」,當時的風險「沒有被適當的指出,也沒有完全」向大臣們告知,導致「伊拉克英軍裝備的嚴重不足」。

2002年7月28日,布萊爾安撫當時美國總統小布什,他將毫無條件地與布什堅定站在一起。但布萊爾在給布什的信中說,軍事行動需要美國領導的聯軍支持。

儘管得到許多明確的警告,入侵伊拉克的後果被低估了。在薩達姆倒台後對伊拉克的計劃和凖備工作「非常不足」。

英國政府沒能達到它當時所想要達到的目標。同時,伊戰導致了英軍近200名官兵的犧牲。伊拉克人民的苦難更多,到2009年至少15萬伊拉克人死亡,100多萬人無家可歸。

應該吸取的教訓:布萊爾高估了自己對美國伊戰的影響力。

應該鼓勵坦誠與知情的辯論以及挑戰致關重要。同時應確保平民和政府軍事武裝裝備充分。

未來,任何干預決定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很好的評估、辯論以及嚴格的挑戰。決策需要徹底執行。
舊 2016-12-27, 04:32 PM #9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oversky.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