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7chigago
以前總覺得老一輩都貴古賤今
這幾年好像覺得自己也慢慢有這狀況
ex:
以前的網路遊戲比較好玩 畫風也比較認真 現在的都糞game居多
以前的歌比較好聽 現在的歌都少一味
以前的女 優比較正 尤其是高樹瑪麗亞......[註1]
以前的女星比較正 現在的都是整型妖怪 要不就是打司機高手
以前的戲比較好看 現在都同個戲路
好萊屋線上的我也覺得莎莉賽隆跟安海瑟葳屌打全部新出來的
包括小丑女也比不上
---
以下恕刪∼∼∼
|
在“臺灣在地創作的國語流行音樂填詞作品”這一個細節區塊,我覺得我也會有“某種程度”的這樣的感受。
我開始接觸閱聽 “臺灣在地創作的國語流行音樂單曲作品(主流音樂圈)”,是在199X世代。
然而我也有回頭去找198X世代的創作單曲來聽,甚至"上海灘"(大約193X~194X)時代的國語歌我也透過google找來聽。
然後一路聽到現在的新創作品。若從199X世代起算,整個“按照世代或時間順序”的聽下來。
我自己的觀察,會有一個發現,199X世代是臺灣在地創作的國語流行音樂單曲創作且留下“經典”單曲“數量”到目前為止“最多”的世代。
200X世代,也是累積出不少的“經典”單曲,但是“總數量”跟前一個世代比較之下,可以形容為“等比級數”的往下掉,時間進入201X世代,跟200X世代比較之下,“同樣也是”雖然很努力用力找,還是找得出幾首有內容的單曲,但是“經典”單曲“總數量”,依舊是可以形容為“等比級數”的“往下掉”。
我這裡主要是聚焦在“填詞的內容”這個部分,我發現200X世代的創作單曲內容有新梗、新想法、真的去呈現一個過往創作所沒有的故事的那些單曲數量,好像累積下來“真的不多”,大部分的商業發行單曲,其填詞內容“好像都是”199X世代就玩過的“老梗”,或者也可以這樣形容,換湯不換藥。時間進入201X世代,我發現狀況完全一樣,雖然201X世代還沒有過完,但我的預感會是,有新穎內容的填詞的作品“累積總數量”,比200X世代會更少。
然後在前年的某天,我開始關注到臺灣在地的所謂“獨立音樂圈”的填詞創作作品,我發現若地毯式的去找,真的也可以找出一些不錯的填詞作品,但是目前為止的“累積總數量”,跟我的期望值“有很大的落差”。
身為一個純粹的消費者/閱聽大眾之一,我當然會期望臺灣在地的國語流行音樂填詞創作在“每個新的十年”,創作內容的豐富度能更勝於前一個十年。
但目前為止我照順序從198X∼今天為止這樣聽下來,高峰期好像就只是在199X世代。
現在的新創國語單曲,至少在主流音樂圈的,我在youtube上試聽,一整個感覺好像“大部分幾乎”都是“老梗”∼∼∼
很慶幸我遇到了可以透過網路平台先行“試聽”整隻單曲內容和瀏覽整支單曲的“填詞內容”的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