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也是拿 RX 460 來做影音運用
原本主機是7年前的組件 CPU是K10架構 X2 240 搭配 6670 做點 madVR運用
1080P H264 10bit的影片 本來都能軟解硬上
但最近的影片都開始過渡到 HEVC 10bit 在某些場景 CPU軟解會無法負荷
所以換上了 RX 460 讓它 硬解 + AFM補幀+ madVR 一手包辦
以榨取 這套系統剩餘的殘值
耗電量 個人也是能接受 原本就是不關機系統 該有的 降壓 待機降頻 都沒少
電源供應器 今年再換了個450W白金(這等級的就沒有更小的嗎!)
目前也是在看 ZEN 與 它的 IO 能力表現 來當作未來升級的參考
也是想弄個小系統...但硬碟才是頭痛的問題點..目前4TB UP的還不敢去碰 每GB的性價也停了很久
----------------------------------
而 RX 460 在 硬解 + AFM補幀 後 是還有不少的效能 可以開 madVR
以個人而言最吃效能的就是 720P 轉1080P 套用到的設定為:
chroma upscaling: super-xbr 100
image upscaling : Jinc + AR
dithering : error diffusion-option 1
而 1080P 到 1080P 也就少了image upscaling 設定值也不用動了
撥放上都很穩定 換上硬解 HEVC 在MPC-BE內建解碼 使用上也沒問題
不過個人這張免插電 RX460很難維持在Boost頻率
原因莫過於原廠BIOS的 Max Power Lumit 就在48W
理所當然的 靠降壓 與適度的調整wattman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