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healthfirst
*停權中*
 
healthfirst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y 2015
文章: 1,017
引用:
公視節目主持人 臉書坦承「我其實很恐同」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0161118/992184/

公視節目《有話好說》主持人陳信聰,在臉書上公開表示自己「其實是很恐同」!

陳信聰昨日在臉書PO文,表示希望徵求「一兩個反對同性婚姻的來賓,口條清楚、論理清晰、
能說服的了自己、說服的了主持人、也說服的了觀眾的來賓,用一個小時,好好談談,為何同性
戀者不應該享有婚姻權利。」要請大家介紹他上節目人選!

為什麼要公開徵求口條清楚、論理清晰的反同人士?
是不是因為反同人士很難找到口條清楚、論理清晰的

引用: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9&id=1483304899

這兩天很認真的思考,在製作跟主持節目中,對那些反對同志婚姻的團體或民眾,我是不是存有太多的偏見與既定立場?
確實,反同志婚姻的論述很難說服我,但我也清楚看到,他們的憂慮與恐懼,是真實、是明確、是深沈的。
就像我總向所有人坦承,我其實是很恐同的,那跟我的成長背景與教育環境有關。
我應該是最常討論同志議題的電視主持人。但每次面對同志來賓或朋友,表面上都裝成泰然自若,但內心深處總是會浮出莫名的恐懼與不明確的負面情緒。
儘管理智一再告訴我,那樣的情緒是荒謬錯誤的。
但感覺是真實的,無論怎麼逃避,那樣的感覺都不會消失。
因為工作與朋友關係,我必須經常面對自己的矛盾,因此必須一次次正視自己的情緒,背後的來源以及釐清情緒的真正樣貌。
於是,恐懼的濃度也就越來越淡,儘管尚未消失。
太快的在反對者頭上,貼上「歧視」、「保守」、「迷信」...等標籤,對推動同志人權恐怕會有副作用。
誤解與恐懼,必須經過一次次的自我釐清正視,才可能消除化解,否則只會在內心不斷深化糾結。
於是,我想著,應該做一集,找一兩個反對同性婚姻的來賓,口條清楚、論理清晰、能說服的了自己、說服的了主持人、也說服的了觀眾的來賓,用一個小時,好好談談,為何同性戀者不應該享有婚姻權利。
真心請教,我該找誰呢?
 
舊 2016-11-18, 05:24 PM #17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healthfirst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