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同一品官還有分 正 與 從
引用:
作者NNEW
先進翰林院當個編修 (沒有權力薪水不高)
有機會再轉任其他官職 慢慢往上爬
明朝之後形成一種慣例
就是非進士不入翰林 非翰林不入內閣(相當行政院正副院長)
所以能進翰林院等於是新科進士裡面行情最好的一批人
|
引用:
作者PROVIDENCE
考到最後一關最終會分三個等級
前兩等的好像可以進翰林院
吊車尾那一等會先派去當地方官
仕途會差前兩等一大截有天花板
大概是這樣吧?
第一等只有三個名額 就狀元 探花 榜眼
其實不一定要考到狀元才能當到大官 有進前兩等就有機會
(第三等幾乎就哭哭了)
中國考史上好像有一位神人一路考上來都是第一名
千年就這一位 最後好像官也沒當到最大
|
原來錄取後是這樣分發的 ...
引用:
作者pcbd
我好奇上網查了一下,原來我們都誤會了.
我國古代民間,認為“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是人生最大的喜事,許多文學作品和戲劇都大肆渲染“中狀元、選駙馬”的逸事,似乎狀元是駙馬的首選。
其實在各朝代有名有姓有事跡可查的六百多名狀元中,真正的狀元駙馬僅有一人。
而那個人不是生於宋朝,而是更早的唐朝人.
|
+1
看到幾位提到一些駙馬的相關回應 ,
和古裝劇演得落頗大 , 去 Google 一下還挺意外的
科舉歷史的誤讀:真正的狀元駙馬歷史上只有一位
皇帝的女兒真可怕:盤點歷史上那些倒霉的駙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