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kuang9001
2400確實有打I7-950的本錢,二代相較於一代有長足的性能提升,但至三代後每代的進步都極有限,已淪為擠牙膏之譏..
E1/E2系列很能超,但這1M影響其性能甚大,E5是當時主流,2M快取,E8400是經典,但只有E0製程比較好超,還要搭配好的板子才能上..Q66/Q84倍頻太低,玩這不如玩771..
775不是不好,但架構太老,I/O傳輸受限,以現在6~8系列板子趴在地下的價格,想不出還有不升級的理由..
|
這是取自mobile01 chiyenms大大說的
以現在來說,不算強大,就是最基本的一千多塊 Intel 入門 CPU 等級
小差別在因為是四核 + 暴力 Cache 容量,切換多程式多視窗時可能會比現行的入門 CPU 順一點
但沒內顯的問題很大
主要就是便宜,幾百塊錢買下去 (約一些人的手機月費程度),
就可以把舊主機的所有硬體 + OS 版權延命
作一般文書上網機很夠。但是用這類舊平台的話,主要缺點
1) 沒內顯,一定要放一張(舊)顯卡在上面
2) 主機板沒內建 USB 3.0,要 USB 3.0 的話要另外買擴充卡,約 $500
3) 玩 Game 的話畢竟效能有限,設定上要折衷忍耐一下
一部份可用顯卡補回,顯卡以後可以移到新機
4) 可以用這顆上去的舊插槽主機板,再過幾年應該硬體年限也慢慢到了,過幾年會整台壽終正寢
故只是中短期延命,約能再用 2~5 年就好。長期來看的話以後還是需要找時間來組新機。
學生階層的話,如果有舊機種可用這顆,買來延命一下是蠻划算的
對課業上的需求除非是很奇特的科系與專題,不然都會夠用
能撐個 2~5 年的話,讀大學的也畢業開始有收入了
--
另外組 i5 等級的新機一般沒需要用到超頻用的 Z 版晶片
價格有差,跑起來差別不大
和其他主機板價差太多的話,不如直接把經費用在 CPU 上,從 i5 改到 i7
-------------------------------------------------------------------
E5450 拿去友人家的P45 NEO 測試,發現是OK的,也就是說再花錢
買二手P45板子便宜也要1200,這價位可以買一些中古P67了
P45後期頂多就是16G DDR3(還要特別找雙面記憶體),還不便宜
超到400外頻3.6G,也根本追不上i5 2400和x6-1055t
一部分性能可用顯卡追回(像我用GTX950 硬解影片)
買擴充卡擴充USB3.0但SATA2 的性能無解讀寫最多200M
2T以上硬碟只能當資料碟
話說那時候的2008主板(非軍規),就讓我用到8年7個月
2011(第二代軍規)P67,撐到2022不知道OK不OK
現在的第五代軍規1151,可以撐到2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