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loki6865
有時候啊...看文要連著看前後人家再說什麼...
票房證明一切是指2014哥吉拉這部跟環太的對比,是否拍續集程度
(前面的幾位不是拿環太來比嗎? 個人才如此回覆)
要扯到其他電影票房? 還真的扯不完...而且偏離主題
另外2014哥吉拉...續集不但早早確定,
東寶也釋出摩斯拉等怪獸版權給續集使用...
這些都是比一波三折的環太2來的直接,
如果觀眾反應不佳...廠商何必急著定案呢?
|
計劃趕不上變化,在各行各業都是經常有的事。
「如果觀眾反應不佳...廠商何必急著定案呢?」其實這只是好萊塢的行銷手法,如果首映週末票房開紅盤,週一立刻宣佈續集的消息,可望對後續票房產生拉抬效果。以2年前的忍者龜來說,北美首映週末票房開出6557.51萬美元,結果是以1.912億美元收盤,首映週末票房僅佔了34.3%。也就是說派拉蒙宣佈續集訊息之後,增加了逾1.25億美元的票房。2014哥吉拉在北美首映週末票房雖然開出9318.83萬美元的紅盤,但在最終票房2.006億美元所佔比例高達46.4%,顯然拉抬效果差很多,也可以說華納在北美以災難片來宣傳,首映週末「騙」到了9318萬美元,但口碑不佳使票房後勢下滑速度加快。
「另外2014哥吉拉...續集不但早早確定,
東寶也釋出摩斯拉等怪獸版權給續集使用...
這些都是比一波三折的環太2來的直接」
看起來,你是死抱著當初宣佈的消息,不但沒有持續follow,而且關切層面可能也很窄,所以不知道計劃趕不上變化。
先從資本結構說起,環太平洋與2014哥吉拉一樣,都是華納與傳奇(Legendary)兩家公司合作,華納負責全球發行。而兩片的資金結構完全一樣,都是傳奇投資75%,華納只投資25%,另外還可以收票房8到10%的發行費用。環太平洋由於票房表現不如預期,所以華納放棄投資續集,哥吉拉的票房好一點點,但實際上也是傳奇希望拍續集,華納才代為對外宣佈。基本上,如果哥吉拉的續集真的會拍,華納投資額仍然是25%,所以重點應該是要看另外的75%鈔票從何而來,而不是劇本如何寫、怪獸如何設計...。這類電影都很燒錢而回收情形又不是很理想,因為只吸引宅男粉絲(fanboys),其他類型的觀眾幾乎不感興趣,擅於精算的好萊塢六大當然不會完全照著新聞稿辦事。(同樣是以怪獸為主,侏羅紀世界全球票房高達16.7億美元,就是因為可以吸引不同層次的觀眾,而不是只有fanboys有興趣)
傳奇的執行長(CEO)Thomas Tull本人就是一個宅男粉絲,他非常熱愛這一類大製作。但傳奇今年發生很大的變化,首先是中國的大連萬達集團在年初買下了傳奇,Tull仍然留任CEO。其次,傳奇今年的大片魔獸:崛起同樣花了1.6億美元拍攝(這是對外宣稱的金額),全球行銷費用則是超過1.6億美元,但是全球票房僅4.33億美元,中國票房就逾半(2.2億美元),北美票房僅4722萬美元,好萊塢業界評估最終虧損4000萬美元左右,中國方面的消息則指出虧損金額近2000萬美元,因為中國市場有授權商品的收入,魔獸傳奇的遊戲在中國仍然很熱,而且萬達在中國找了好幾家贊助廠商分攤風險。併購後收到的財務報告加上該片的虧損,顯然讓萬達的執行長王健林看清楚傳奇的真相。所以,最近萬達擱置了高達56億美元的旗下娛樂資產重組計劃,這個重組計劃內容是將萬達旗下負責電影製作的子公司、包括傳奇在內,併入旗下的電影院部門、也就是萬達電影院線(Wanda Cinema Line)。『在一份提交給監管機關的雙方併購文件裡提到,在(雙方正式)合併(merger)之前,萬達表示傳奇自己必須展現出不依賴外力的獲利能力(In a regulatory filing, Wanda said Legendary should show it can turn a profit on its own before a merger.)』這個監管機關指的是深圳證交所。
從這裡其實可以發現,萬達不一定會拿出這麼多鈔票,讓傳奇去拍可能不會賺錢的電影。Tull雖然從併購中拿到很多錢,但那些錢大部份要還給原本傳奇的股東與金主,之後還會剩下多少錢以及Tull是否願意繼續玩這些大片都是變數。環太平洋在中國的票房高達1.119億美元,哥吉拉則賣了7763萬美元,若是從中國市場的角度來決定投資先後順序,環太平洋2可能排名較前,而且環2已經有完整劇本,哥吉拉2連導演都跑掉了,更不要說劇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