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跳海人
BRT換成公車,那張圖也是一樣適用不是?講直接一點,BRT不就是公車的一種?讓特定公車獨佔一線道,又如您所說十幾分鐘才一班車,每十幾分鐘才載運100人,為了這十幾分鐘的100人要浪費一條線道,其它公車又要去慢車道搶道.....果然有效率
快慢車道的切換是指汽車,因為不能行駛在專用道上,所以在路口要切換車道,角度會捉很大,等同在短距離內要連切二個線道,才能從快車道切到慢車道,而慢車道上又是滿滿的機車汽車和公車,如果提車道轉換車輛和BRT交會的問題,那就更慘了
台灣大道二旁都有人行道
|
前面已經說了,用兩台公車取代雙節公車,同時又使用號誌優先的話,對橫向交通影響較
大,許多BRT系統都是用雙節公車。
原本設計雙節公車跟車站閘門位置是對應的,乘客只要閘門旁排隊就可以依序上下車,現在
拆掉閘門跟護欄整個亂了套,排隊的地方不見得是公車停車的位置,上下車秩序容易混亂。
BRT尖峰時期最多班次可以做到五分鐘左右一班車,可惜只有跨年煙火時有達到,比較開車
的情況,BRT能在大型慶典上達到快速疏運,如果全部開車只會塞成一團。
後來新市府怎麼樣都不肯增班,可能意圖讓人以為BRT難等,再看其後續作為根本就是故意
惡搞,將雙節公車調去海線,每班車只有小貓兩三隻,讓快巴公司賠錢再藉口營運不良將其
倒閉,王局長現在被監察院調查。
快慢車道切換我個人開車不覺得有問題,我是將路口BRT車道當緩衝區,在緩衝區停等,待
機會匯入車流中,並不會比較危險,直接高速切換快慢車道才會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