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kevku01
Major Member
 
kevku01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05
您的住址: 赤道雨林
文章: 125
引用:
作者PioneerELITE
我怎麼覺得 你自己舉出來的資料跟案例 講出來的結論居然可以與事實往完全相反的方向
老實說真的滿配服的

解析度相同 距離相同 尺吋越大顆粒就越大
當然是尺吋越大 越需要高解析度 才能維持300ppi的視覺密度才對吧
尺吋不變 解析度不變 當然是近看才看的出顆粒粗 距離拉遠才會比較看不出來吧

比方說早期14"CRT(小尺吋 低解析) 大家也是擺很遠在看
越近代 電視尺吋很大台了 但只要解析度越高 就可以擺的更近而不佔空間

結論 需要近看 需要大尺吋 都需要相對高解析度
只有 遠看 小尺吋 才會比較不需要高解析度


PPI 是 點距, 不是解析度, 你觀念錯誤!

人眼和光學透鏡一樣,都有其物理解析度, 距離越遠,你能分辨出兩個點的能力就減少,人眼的解析度大約是 1 arc-minutes, 或者說在半公尺的距離,一般人能分辨出0.14mm的點距. 24" 的 4K螢幕大概就是這個點距. 所以在半公尺內看 30" 4K 螢幕, 視力很好的可以看出顆粒,超過半公尺以外,就分辨不出來

一般人看電視大概是3公尺以外,此時只能分辨出0.84mm的點距, 65" 4K的電視, 其點距是 0.37mm, 65" Full HD 的電視, 其點距是0.75mm, 都小於 0.84mm, 也就是說3公尺外你是無法分辨出 4K 和 Full HD 的區別, 除非你是鷹眼

我家是116"投影幕, 搭配 4K JVC X550R 投影機, 在3公尺外, 4K 的訊源和藍光的訊源才能看出區別, 要是有人能在65"電視看出區別, 我只能佩服他是鷹眼程度
舊 2016-08-25, 10:46 PM #4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evku01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