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necocode
基本上日式作品如武士、忍者、戰國等一開始也沒考慮外國,是隨著作品本身有意思而漸漸被接受吧,沒人一開始就先讀日本文化跟歷史吧
科幻或奇幻為背景可能比較易於為外國人接受,是因為那本來就是西方人創的呀!
科幻是近幾十年來慢慢構築,但不少奇幻跟民俗傳統與宗教信仰有關也涉及文化傳統,其他文化圈接受度頗高,是強力文化推銷還是東西內容本身吸引人呢?
終究還是要有趣吧!
|
武士和忍者在美國接受度高是因為他們的概念很容易理解, 即使不知道日本文化也能明白.
如武士類似西方騎士, 而忍者被視為武術大師, 再加上醒目的服裝, 所以不需要解釋背景觀眾就能進入故事. 事實上美國人看日本戰國時期故事主要看的是打鬥.
科幻和奇幻雖是西方人創的, 但這並不意味武俠不能融合科幻和奇幻元素. 例如過去的天羽布袋戲就拍出很好的台灣式科奇幻武俠劇.
再加上科幻和奇幻有以異世界為背景的傳統, 非常適合作為為美國人介紹亞洲文化的媒介.
文化推銷和內容必須同時進行, 不然就會像珍奶茶和鹽酥雞一樣雖然產品大賣但不是很多美國人知道起源地.
有趣也要人看得懂. 例如台灣文化和美國文化不同,一些台灣人覺得有趣的美國人可能覺得無聊. 如果沒有合適的媒介跨越文化疆界,就算有趣也可能無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