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blair
新聞來源有兩點值得注意
1. 台積電和大立光不在此次殺價對象內,因為他們「具有無可取代的地位」
2. 台灣供應商對此反感是因為此次量比之前少了30%,報價卻要砍20%
我的經驗
每年新機種的報價都會回到原本的水準,舊機種砍價格應該是業界常識不用再提。這個新聞指的理所當然是IP7
心得
這幾年大陸的供應商不斷的竄起,台灣供應商本來就是低端的多,就容易被大陸取代
前年的Apple Watch,振動馬達的組裝有兩家,一家日本一家中國,導致Apple Watch初期出貨問題的就是中國那家。但無論如何,庫克都在擴大中國的投資,低端製程往中國供應商移動早就勢不可擋。就算他們初期出爛貨,低階製程就算是猴子也是會進步的。更何況大陸連低階製程都在買日本或歐美的設備,現在的台灣本土,對,我說的就是本島,在買大陸的設備,而且比例越來越高。
就連台灣本土的設備商,在台灣的業績都爛到頂點,全靠大陸...
|
真的, 以前都笑大陸的東西會火燒, 殊不料一場火燒讓我察覺到台製的品質..
這東西真的是循環的, 我也算老鳥(做一年抵同類型的做2年半), 努力地被排擠.
目前只能接國外客戶的項目, 不然那利潤我活不下去, 要降低品質我心裡過不去.
很多老人還看不開, 得過且過, 中國不是紅潮崛起, 而是整體都要超越了.
不論是數量還是"品質." 台灣很多東西根本就是外勞製品, 先不論台勞本身好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