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NEAL
Golden Member
 
NEAL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02
您的住址: Taiwan
文章: 2,668
呃,我專長領域之一是做Information Theory和DSP,不然我簡單解釋一下。

CD的16bits/44.1kHz,意思是將類比訊號轉成數位訊號時,每個取樣點是用16bits的二進位字串記錄,而且一秒鐘有44100個取樣點。

那為什麼要一秒鐘取樣44.1kHz次呢?原因是科學基於"相信"人耳最高只能聽到20kHz,而某位叫Nyquist的物理學家告訴我們,取樣速率要大於信號頻寬的2倍,才能避免失真,這裡失真指的是Aliasing,至於什麼是Aliasing就不說了,Singal Processing那麼好學,就不會一堆人觀念不正確還嘴炮自相矛盾,總而言之,SONY和Philips這些CD標準大老就基於這因素定下了44.1kHz這個取樣速度。

這麼做會出什麼問題?因為類比錄音後還是自然界的聲音,因此你類比錄到的是遠超過20kHz的聲音,但44.1kHz取樣率是假設聲音就只有20kHz頻寬的前提呀,怎麼辦?答案就是用個低通濾波器,把超過20kHz的聲音通通都濾掉。你說這樣不就失真?CD一開始就假設你只能聽到20kHz了,不是嗎?XD

而16bits的意思,簡單粗糙的解釋就是將正負1V的電壓範圍內,切割出2^16=65536個間距,這有什麼問題?假設有個訊號的電壓大小是1.0000000000008V,另一個是1.0000000000007V,抱歉,16位元因為太短,分不清楚這個小數點後好幾位的差別,這兩個訊號的電壓通通落入同一個間距內,自然被轉化成同樣的16位元字串。你說這樣不就也是失真?對呀,這東西叫量化雜訊,噪音的一種。

也就是因為上述的原因,24bits/96kHz會被推出也不意外,24bits讓訊號電壓的分辨率很細緻,96kHz則是容許更高的訊號頻寬,幫助絕對是正面的。

簡單一句話,Hi-Res的24bits/96kHz功能就是讓量化噪音越小,收錄的訊號頻寬也越大,聲音當然會好,只是好不好就看你耳朵聽不聽得出來了
     
      
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主力機:
AMD Ryzen9 5900X 2203 B2
MSI B550M Mortar WiFi
Kingston Fury Beast RGB D4-3600 32GBx4 (Hynix AJR)
Samsung 970 EVO Plus 1TB
EVGA 850GM SFX
Thermalright SilverArrow IB-E Extreme
Mech. Master C28
BenQ PD3200Q
ASUS ROG Gladius II Origin
GANSS HS75T x Glorious Panda

護眼LCD的選擇
LG 32LM6200 32吋液晶電視電源模組維修經驗分享
舊 2016-08-22, 11:24 AM #4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EAL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