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地獄貓
說到環境髒亂,露天市集還好一點,那種公家蓋的市場就很糟糕,
又髒又臭,通風不好,陽光沒有..台北目前只有大概只有士東跟西湖做的還不錯
前陣子想去環南拍點東西,可是看到那個樣子就不想拍了... 
|
那你去建國市場大概也會很難過,進貨與準備時間,貨車與汽車是很快速的隨時出現在周邊道路,不會考慮有沒有路人,機車則是快速的穿梭在市場內,沒有人管你是不是禁止車輛進入
一般民眾來買東西的時候,也是一堆人直接將機車騎來騎去,還會一邊騎一邊看
市場內總是充滿著各種味道,有一攤有賣活體鳥禽,怪味與鳥類叫聲交織,老鼠是要比大隻的,不是比有沒有出現?地面總是濕的,要是賣肉類的攤位,地板可能是滑的
雖然對我來說市場髒亂與悶熱不構成我拍攝的困擾,搞不好還會拍到一些特別的東西
而且雖然我這樣說,我也不是說傳統市場這樣是多大的罪過,畢竟我知道有的時候這種情況是很多因素構成(例如市場環境限制),不全然是因為攤商與賣家不想乾淨的做生意
只是如果從食品衛生與民眾接受度來看,我是覺得傳統市場的方式應該還是要改進
以建國市場來講,來購買的人多半都是長輩與老人,年輕人頂多只能在攤位看到而已
對我來說我雖然也會來買,但如果讓我看到攤位實在是太髒,賣的人還一邊抽菸等,我也不會想光顧
更不要說其他的年輕一輩的人,如果傳統市場想要繼續延續,市場環境的改進是不得不做的事情,你不能只講甚麼當地文化、人情與歷史,這些很基本的沒做好,傳統只會淹沒在歷史
我覺得國外有些傳統市場還能變成觀光景點,有一點很重要的是市場環境,而不是只有對傳統市場有認識的人才願意去
例如台灣其實有很多魚市場足以變成台灣的築地,但你現在講魚市場,除非是批發業者、本身就是喜歡處理海鮮的人或者是像我這種紀錄者,有誰會喜歡去魚市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