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銀行用心是一回事, 但程序上一定會至少有2~3次的說明風險, 不然不合格.
會把頭洗下去的, 說到底還是想賭, 也是有貪念, 我也會做一些投資, 怎麼會沒體會.
問題是普通人如我, 輸贏自己負責, 不會槓桿玩太大, 不會丟給國家社會.
那些企業就很直接了, 處理鬼島內資產就算完結, 呵呵, 也只有在鬼島才這麼容易.
如果是對岸的有錢人這樣玩, 最好連睡覺都不要睡了, 親戚排排站等著被諮詢!
說多了, 不要都怪罪別人(銀行), 銀行就是媒介, 網友說的沒錯, 他們賺買賣手續費.
做決定的還是自己, 況且現在銀行都有被規定程序要說明: 可能收益/可能風險.
如果我沒記錯, 每張合約還會列出"最大風險."
專有名詞看不懂就要問, 你問了銀行也不能說謊, 不然你就可以依此提告了.
但不要認為"對方會講真心話!" 你買水果都不一定有真心了, 何況是金融商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