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的詛咒:奧運、世足等全球運動賽會如何危害主辦城市的觀光、經濟與長期發展?
"...辛巴里斯指出,
無論是短期的商業利益還是長期的國家建設,奧運、世足的價值
都被過度吹捧:遊客的數量被誇大、遊客花費能創造的經濟效益被誇大、奧運對整體
城市觀光造成的排擠效應被忽略、遊客的花費被跨國企業接收而無法嘉惠於在地居民、
大型競技場在賽後淪為蚊子館、鉅額的花費排擠了城市發展所需的長期投資等等。
舉例來說,2000年雪梨奧運原本預估每天會有十三萬名觀光客,實際上只有九萬名。
2004年雅典奧運時間蓋的兩千多間選手村,現在有一半是閒置的。2008年北京觀光客
的數量比前一年少,舉辦奧運的八月時的觀光客也比前一年八月少。而名噪一時的
「鳥巢」每年得花費三億台幣的維護費用。"
"
既然有存在種種不利後果,為什麼還是有人搶著辦奧運,以致於光是申辦花費經常就
超過一億美元?除了主辦國希望藉此推銷形象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奧運對少數的
利益團體來說是龐大的商機。儘管籌辦奧運的經費來自於各國納稅人,但相關的
交通建設、場館營造、開幕閉幕儀式、遊客的餐飲住宿消費都是流入少數財團荷包的油水,
再加上國際奧會的煽風點火,於是奧運主辦權變得炙手可熱。而為了打造一場華麗的
競技,每屆奧運的花費也越來越高昂,2000年的雪梨奧運花費30億美元,
雅典奧運翻了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