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野口隆史
而且我重看了你引的這個說明
這根本就不是nba的規則!
我翻遍了nba跟fiba的規則
都沒有明文寫,手掌是球的一部分
既然規則沒有,那這個解釋是怎麼來得?
我猜不就是有人一直問位啥某某某那樣抄球不算犯規嗎?
你要麻引規則,我是不太懂放這個解釋是釋了什麼?
那又為什麼不把手掌是球的一部分,白紙黑字加進規則明文說明??
反而規則沒有的東西,另外開一個專版解釋,這真的太奇怪了
fiba的作法就是,有疑慮有問題的會修正,然後重新公布
比賽前就會讓你知道基於哪一年修訂的規則
另外對你來說,有球員在板凳席上笑,然後被吹
這樣是正常的嗎?
還是鄧肯不夠大牌?換句話說
管你大不大牌,我是裁判要搞誰都可以不是嗎?
大牌球員如司機,走20步還不被吹
默默無名或新進菜鳥,走三步被吹,是他們活該囉?誰叫他們不是LBJ?
你自己也都認為了,裁判尺度是會視對象有不同寬容度了....
|
你的英文理解真的和我不一樣. 多說無義
網頁是
NBA.com, 標題是
Explaining the NBA’s Most Misunderstood Rules 你還可以說 "這根本就不是nba的規則"... Orz.
往下數 第8段 就是 Incidental Contact:
Incidental Contact: The mere fact that contact occurs does not mean a foul has been committed. Players are allowed to contact other players when reaching for a loose ball, or when performing normal offensive and defensive movements.
The hand is considered “ part of the ball” when it is in contact with the ball and contact with a players hand when it is in contact with the ball is not a foul.
以上這段基本上允許了抄截, 蓋火鍋, 爭搶 loose ball (包括搶籃板, 或是在地上的球). 這也就是為何球在地上時, 球員會撲下去搶, 爭取球權或至少獲得 jump ball 了. 這樣怎麼可能完全沒有肢體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