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nexuse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1
文章: 116
引用:
作者micall.lee
我大概知道你要講的是什麼了?

因為我也是想到類似的問題,白話就是說:到底什麼情況之下,被救援不會被罵?

我想你的問題重點在這個對吧?因為如果沒有標準,你也沒辦法界定所謂風險,沒辦法定義風險,也沒辦法提出保險費率還有理賠的原則

如果你的疑問點就像我說的,其實我理解你的看法,但現在你講出來很多人是聽不下去的 ... 因為不少人的想法就是你沒事幹嘛去爬山 ...

不過我會覺得,你的疑問應該都有專業背景的人可以解決,畢竟我想登山活動在國外更風行,能夠規劃這個的專業者一定存在,只是政府要不要用


對一半,因為我一部分的焦點放在政府的作為以及文化的差異上。
政府因為沒有能力或意願建立一套有效而完整的制度,
所以簡單地把問題丟向遭遇問題的人,這種作法屢見不鮮。

政府在常肇事的路口做常做的一件事就是設紅綠燈,有紅綠燈還是常出事呢?
立標語要民眾注意,而不是去檢討是不是道路的動線,設施有問題。
不去進行實質的分析改善,粗暴地把問題丟給使用者。

文化思想面的問題更是可以討論個老半天,
簡單說,各位看Discovery,NGC的荒野求生探險,這些人是沒事找事做?
台灣有可能做出這樣品質的節目?有這樣的人才?

引用:
作者Earstorm-2
其實很多都很好解, 就是想像綁死而已, 你的疑問: 先繳的100萬保證金, 多退少補.

這樣要登山的人就會很認真思考了, 因為100萬已經先繳出去在地方官手上, 人性啊~

要問說100萬怎麼評估出來的? 這沒意義, 只要知道那數字拿出來很有感就可以了.


問題就是,沒那麼簡單。
有沒有考慮過如果是因為登山者因為這100萬而遲疑求救,
導致錯過了救援的時機,造成人命的損失?
__________________
台灣環島一週 需時22小時 全長1000公里
高速公路380公里再加上瑞濱到高雄的海岸公路
中間休息4小時
舊 2016-06-11, 09:57 AM #5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exuse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