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
--------------------------------
網友昨在《爆料公社》po文,指「看不懂自己薪水條」,引發網友譁然,因為他4月工作29天,底薪1.5萬多元,加上加班費、伙食津貼、雇主提繳勞健保勞退3千多元等,本來能領2.5萬多元,但又扣除「沖公司應付保費」3千多元,實領僅2.1萬多元,引發網友質疑,「雇主應繳的勞退6%轉嫁員工」、「一個月竟然上班29天!高市勞工局為此今上午派員到這間位於大寮工廠稽查,發現有誤會。
高雄市勞工局科長羅永新說,工廠位於大寮區,雇用10多名員工,該局調查發現,因工廠將提撥6%的勞退金列為「內部成本控管的帳單」,印在薪資條上才產生誤會,其實還是由公司付這筆錢,沒有違法。
另外,該公司採週休二日,4月共有30天,扣除網友休1天事假,薪資條上才會註明29日。
羅永新說,勞工局人員在稽查時,意外發現該工廠,將伙食津貼、交通津貼、外勤津貼、誤餐費未列入本薪,導致勞工加班時,所計算的本薪基凖點會變低,這部分依違反《勞基法》可罰2萬元至30萬元,近日就會開出罰單。(吳慧芬/高雄報導)
-------------------------------------------------------------
(中央社記者程啟峰高雄19日電)網友昨天爆料的「上班29天薪資條」引起譁然,高雄市勞工局今天實地稽查業者,
釐清網友質疑的諸多疑點,雖是誤會一場,但意外發現公司僅用底薪作加班費計算基礎,將依法開罰。
高雄市勞工局科長羅永新今天率員至說這家被爆料違法支薪的工廠稽查。業者僱用10多名員工,經勞工局調查發現,因
廠方將提撥6%的勞退金列為「內部成本控管的帳單」,印在薪資條上才產生誤會,其實還是由公司付這筆錢,
並沒違法。
羅永新說,該公司採週休二日,4月有30天,扣除網友休1天事假,由於事假不給薪,薪資條上才會註明上班29日,扣除國定假日、例假,實際工作日僅19天,薪資條記載並無缺失。
他又說,現場稽查意外發現廠方將伙食津貼、交通津貼、外勤津貼、誤餐費未列入本薪,導致勞工加班時,所計算的本薪基準點會變低,涉嫌違反勞動基準法第24條,後續將依現有事證辦理,如查出違反勞基法,可罰新台幣2萬元至30萬元。1050519
---------------------------------------------------------------------
結論:並無違法,重罰兩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