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cybastar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桃園市
文章: 22
引用:
作者eddy3366
類比和數位應該是並重吧,否則您為什麼要買Mutec mc-3+ usb?這種時鐘產品和類比完全無關。如果您把DDC或USB DAC接上mc3+ usb,感覺有不小的提昇,那麼這些都是數位層面的提昇,所以怎麼能說類比重於比數位,對吧?


以下是純抬槓,抒發個人想法。
在有限的預算下,且往後有現金流收入的情況下。個人建議是直上在你的空間中,你心目中最好的喇叭。若預算還有剩的話,先買上得了檯面的綜擴或後級。數位端要省錢的話可先用電腦,之後再慢慢換。
個人的想法是類比的科技進步很慢,且不同年份同價位的器材往往是往COST DOWN的方向進行。性能若無COST DOWN,那一定是價格往上漲。
雖然很不願意承認高端的音響設備是奢侈財,但在現行的市場行銷上,他真的是以奢侈財的方式進行銷售。若要以合理的價錢入手好聲音,當然是先入手高階類比器材,尤其是喇叭影響最大。且喇叭(尤其是落地喇叭)應該是整個音響系統裡面最不容易變動的,若不一次到定位,進進出出反而更花錢與花時間。

其實我現在的系統配置也差不多算是完善,CD撥放器用PIONEER BDP LX88,這台與NAS合作當數位流撥放用平板操作也不錯。但是用PC iTunes 撥放時,我可用ipad 選曲,並同時同步歌單與智慧撥歌,這在將近1T的無損歌曲的管理真的方便太多了(不這樣很多歌你都不會聽到)。這也是我現在開始搞數位流的原因。而數位方面的提升,憑良心說,數位的規格很明確,萬元的藍光撥放器與幾萬元的CD,輸出數位訊號的能力我相信性能差異絕對沒有價錢差異大,差異在後端的DAC才會放大。更何況數位時代的進步比類比快太多了。比方說這台PIONEER BDP LX 88 與前一代的 LX 91價錢少一半,少的就是多聲道類比端的輸出。但這樣反而符合我的需求。

這樣扯了一大堆,我想在PCDVD上大多數的鄉民都是希望能把手上的資源做最好的利用,所以在這野人獻曝,提供個人一點小小的看法。

PS:
DDC其實到現在我都還沒用過,我只是先腦補從學理上認為有可能改進,但其實我現在用康寧的光纖USB線就把一些USB雜訊降低很多,若論CP直,這條線真的還滿有價值的,可連接遠端的外接電源器材如印表機,外接硬碟,外接USB DAC。不可連接的有USB 滑鼠與鍵盤(沒有額外插電的器材好像都不行)。
舊 2016-05-10, 10:05 AM #7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ybastar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