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cybastar
沒想到您也是mbl用家。我之前有用過nad m51當數位前級與mbl 8011搭配過,但8011s畢竟是老機,解析與細節比不上我現有的halcro mc30。mbl 8011 暖機時間也有點長。所以入手沒多久就脫手。
看您的搭配,其實平衡度滿合理的,只是前級用6010D真的就太殺了。
其實我到現在還是覺得前級真的是很神的東西,沒有很客觀的標準可評估各家前級,讓消費者依官方價格搭配或是消費者自行嘗試。從學理上,高電平輸出如cd的出現應該讓前級的存在重要性減低,但實際經驗卻又告訴我們不是這樣。
個人其實覺得如 nad m2 數位擴大機的設計理念才是數位流好聲的方法。pcm訊號不經dac轉成類比訊號,而是用pcm轉換成pwm 訊號,用pwm訊號驅動數位擴大機。
而我的m51當數位前級時只做半套。
我想mutec 當ddc 時應該有很大助益。
今晚也試了康寧光纖usb。兩台dac, m51 and accuphase dac40, 都要插在 usb 3.0 hub上才抓的...
|
因為我也是從入門器材像是Wharfedale, Philips 老CD...開始玩起二聲道的, 也當了好幾年的器材控. 後來是喜歡上6010D, 以及MBL 的風格才說服自己砸大錢在類比端的. 甚至可以說, 這套混搭MBL 當時是以6010D 為中心組起來的. 剛好呼應您對於Pre-Amp 的舉例, 我也曾經拿過單端輸出電平高達3.3V , 差動6.6V 的DAC 直入後級, 比起規範的2V/4V, 這個DAC 的電平高得驚人, 以訊號來說, 理應不需要前級的放大的. 不過結果就跟所有聽過的故事一樣,就是資深燒友常掛在嘴巴上的: "好的前級很貴很貴"....ok, 小弟是信了!
另外, 您太客氣了. 雖然我厚臉皮的說是"混搭", 要是有人說我是"亂搭"小弟也會欣然接受的 . 至少很多也在玩音響的同事說過要我換掉1431 上mbl 自家轉盤+DAC 了.
我都會開玩笑的回, "等到MBL 把1161F 後面空著的端子都補滿, 我就認真考慮"

沒辦法, 可能是我比較固執. 一直記得指導教授說過的一句話, "類比電路靠天分, 數位電路靠科技", 所以對於音響數位端我是一直堅守身上流著阿宅的血液,永遠在等待更好的technology. 至於類比端, 在經濟能力與個人喜好的考量下, 現在這套MBL 應該是我退燒的良藥了. 類比訊號線材也是依樣.
不過也真沒想到您也是MBL 用家, 如果說MBL 的東西有任何C/P值可以說的話, 8011 應該可以說是最超值的一個器材了. M51 也是很有想法的一部機器, 直接用PWM 取代D/A,
對於降低Phase Noise, 提供了更簡單的一種架構. 看國外論壇上, 也有不少愛用者的使用分享,也祝您早日讓他發出讓你滿意的聲音喔. 也恭喜你透過HUB 讓康寧AOC 相容你的現有器材, 也解決了你的Noise Floor 煩惱. 不過還是雞婆一下, 建議您除了嘗試便宜的DDC外, 先不要砸錢在更高貴的DDC上, 至少等到6月看大廠那個新玩意是否真的可以"改變"現有USB數位連接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