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Member
|
(中時即時) 民國105年05月02日 18:48 呂昭隆
海軍2艘劍龍級潛艦「海龍」號與「海虎」號,已服役20餘年,艦上電戰系統由
以色列ELBIT公司產製,因測向精度誤差過大及系統元件老化等問題,
裝備已無法發揮預期功能,國防部規畫於今年起委中科院恢復電戰系統應有功能,
編列預算達到2億9100萬元。但中科院能力遭質疑而凍結部分預算。
根據國防部今天送達立院的報告指出,中科院要採購兩套電子偵蒐系統,
裝於劍龍級潛艦上,藉由性能提升,充分掌握水面電磁環境及發揮威脅預警功能,
並將水面艦艇的雷達信號經偵蒐、分析、比對及識別等程序後,以遂行各項戰術作為,
攸關海軍潛艦戰力發揮的必要性。
對於中科院承接此案的能力遭到質疑,報告中說,依中科院執行「捷星專案」技術
備便評估報告述明,本案關鍵技術計「耐高壓全向天線罩、耐高壓螺旋型天線罩、
耐高壓喇叭型天線罩及耐高壓水密纜線」等4項製造及整合技術,其技術水準均達要求。
報告中指出,中科院自95年起即負責海軍劍龍級潛艦電偵系統,
及相關水下掃布雷載具裝備的維護經驗,就其電戰裝備研發技術水準,實可為國防
自主之先鋒。中科院可藉本次劍龍級艦延壽案的機會,汲取國外先進技術,
降低執行風險。
國防部還稱,經濟部工業局在102年10月函檢送本案國內產業自製能量評估會議,
文內決議中科院具本案相關執行經驗、履約實績、產品設計開發、整合技術執行能力、
專案管理規劃,實可滿足海軍所列規格需求及本案執行的能力。
立法院國防委員會預訂周三審查這項預算凍結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