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xx123
純粹對兩位母親檯面上表現的比較 <= 這句話是否我沒說清楚 ??
我沒有論及兩家庭的受害程度及其背景 . 是因我不想談及殘忍的事 . 機敏略過
並不表示我不知曉兩家不幸的種種 . 以及我毫無同理心 . 不懂從現象上溯 ..... 等
沒有的事硬塞給我 . 我是不會接受的 ............
或許是新聞太熱了 . 我那受爭議的短短兩行不適合社會效應熱潮的現在打出
要打就別偷懶 . 把我對本案的心思意念全數奉出 . 予諸位網兄清楚 . 以免誤會
畢竟七八區的討論性質比較像菜市場 . 不是種種正式的語言場合
發言者必須更照顧聆聽者的理解能力 . 否則就會像現在我一樣的情況 ........
|
您當初最大的問題點是 "高下分別"..............
其他說再多,都是多餘的
憑甚麼說誰高?誰低? 論語如何?孟子如何? 那都不是憑據的標準
個性上的差異、教育水準的不同,很多因素會造成這種不同的結果。
舉個例子
夫妻的一方死了,生者發乎情止乎禮跟哀痛欲絕,哪個高?哪個低?這沒有標準吧..
一點想法,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