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jacky v
請益...願聞其詳!!! 
|
如同上面有人說
"翁先生是中研院長
家人就不該持有相關生技股票
從中獲利更不應該
基本上就是違背利益原則 這很明顯"
但從歷史來看,這間公司在美國的原始母公司就是翁啟惠開的
轉來台灣就算是換股也應該有股份,台灣請他來當官是在他開公司之後
如果說當官就要把股票賣掉,每年公務員財產申報怎麼那麼多股票
央行經濟部官員是否也不能持有土地和房子
因為他們的政策會嚴重影響相關的漲跌,為了避嫌是否應該要賣掉
但這個本就是要求做官要是聖人,是一種不合理的要求
實際上到目前為止基亞或浩鼎的藥,都還沒有到最後決定成功或失敗的階段
他們都選擇罕見藥,會罕見就是大藥廠覺得成功機率不高,不願意投資
但是如果成功三期臨床可以大幅縮短
至於虧錢的股民我只能說應該死好,本夢比那麼高還追得下去
就算新藥開發成功,股價也不應該到那個位置的
===========================================
2013 年年底,德勤(Deloitte)會計師事務所與《路透社》調查統計發現,在不計入攤提失敗藥物研發費用下,每顆新藥研發成本為 13 億美元,相當於約 410 億元新台幣,然而,每款新藥的平均最高年營收卻正在下降,從 2010 年的 8.16 億美元,降到 2013 年只剩 4.66 億美元,藥物研發的內部投資報酬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從 2010 年的 10.5% 降至 2013 年僅剩 4.8%。
===========================================
平均投報率5%是應該漲那麼高的股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