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 Member
|
早上看到這邊文章: "缺少相對音訊的 VR 世界,無法創造真正的沉浸感" ( http://technews.tw/2016/03/23/vr-voice/)
引用:
如果想獲得完全的沉浸感,那麼你在 VR 世界中獲取資訊後做出的反應,就應該與現實世界中獲取資訊後的反應保持一致。比如:當一位美女在你左側拍手,你在現實中正常的反應就應該是向左側轉身,然後獲取拍手的人是美女這個資訊,即:聽到拍手聲(判斷行為依據)── 轉身(行為動作)──看見美女(資訊獲得)。可見,聲音在這裡發揮的作用是行為產生的最初始依據。這就是全景音訊對 VR 體驗的價值,它是引導使用者獲取資訊的「線索」。
|
難怪我總覺得現在的 VR 沒意思,原來是聲音不夠傳真, 不 hifi 。
仔細一想也對,眼睛只有120度的資訊接受角度,耳朵才是360度。
所以音響發燒友才是真正的VR先驅。
用兩聲道創造出音場定位,聽出表演者的位置猶如親見,用耳朵就能讓自己沉浸於一個再生傳真的環境中。
__________________
訊源: TEAC UD-H01
擴大機: Yamaha A-S1100, Yamaha CA-S1, Sansui AU-X901, Sansui AU-777D, Proton AP-1000, Proton AA-2120, Marantz PM-750DC
喇叭: 雅瑟 CP-730, S-520
耳機: GRADO SR-225i
德城 Lelio AV 2300 銀訊號線; AV-2100 銅訊號線; Three Hearts T3 喇叭線, 谷津 AC Fil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