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的想法是打算把原三階(初教>高教>部訓)改二階(初教>高教/部訓通用機)
這樣原來要養三種機型與後勤的部分可以簡化成只要養兩種,可負擔的單位成本相對的就能提高一些(可以養較貴一點的)
理論上以目前的線傳與穩定技術要讓學員快速上手沒啥問題,推力充分的話當部訓/攻擊機也堪用
AT3的話我覺得現在才來正式動工要改太遲,既然動到發動機,那進氣系統.機身布局等前後段幾乎都要動刀,跟新設計一架的時程上似乎也不會差太遠,按一般進度至少也是3~5年後才會有原型機出來,還不含驗證或後續修改的延遲,如果空軍能夠忍受多幾年的等待期以及其他不確定因素的話這個方案會比較有機會敗案復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