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舊式公寓無管道間時,明管供水是從水塔直接拉到浴室外牆,或到了陽臺再轉進去。
進室內(浴室)後因為要接龍頭,所以一定要在牆上打鑿溝槽埋管。
地板的排水管情形類似給水管,接到幹管前多半也是埋入地板...
只不過這支管有1.5"大。(外徑48mm)
而給水管有壓力又是垂直向下,所以不需要高差就能順利供水。
但排水管是水平管又無壓力,所以通常是1m要有1cm的高低差。
若原排水管不改,則落水頭位置不變,浴缸下的要另外裝落水頭或直接封起來。
如果排水管要改,則至少要有10cm的厚度,否則沒有辦法將落水頭與排水管埋起來。
(依排水方向長短,每多增加1m要差1cm,不滿1m的建議至少0.5。)
但是...您浴缸拿掉變成淋浴間,地板排水方向最好是由外往內,且要成單向兩段式。
若是最內才有落水頭,則往外的地坪也是每1m要有1cm高差以利地面排水...
所以通常這樣搞還要再多個2cm...
而舊式公寓會將排水管埋在樓版裡面,因此浴室與室內高差才不會太多。
不過整修就沒有辦法預埋結構體,所以就只能墊高地坪...
而很多工班為了多偷幾公分高度,通常會在結構層上打鑿直至見筋為止...
===============
最糟的是...舊式排水接管應該有作存水彎,這樣埋管不能做存水彎。
因此,多數改完以後才發現落水頭會飄出臭味。
要解決臭味問題您得預埋防臭型落水頭(就是落水頭有作小的U型存水彎)
但是...要裝這種東西地坪高度要再多3cm,而且因為出口變小還會使地面排水速度緩慢...
因此這時地板的排水方向就很重要,若不是單向排水,就很容易積水或卡髒污。
(落水頭附近若有障礙物也會影響水流速度與順暢...)
當然您也可以選擇更好的方式,像是作線型排水槽... (有助於排水速度,對臭味無用)
或是挑選坊間其他號稱有辦法隔離臭味的落水頭... (有水的最有效,其次是彈簧式的。)
有人為了改善流速最後乾脆就改用2"管。
雖然我沒有,但若下次若有機會我也會改...
如果包商不需要這麼高,我建議驗收時一定要做地板排水測試...
看看將蓮蓬頭開最大,浴室地板的水可以淹到多高?淹到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