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Fabio
GOOGLE一個老喇叭的時候看到一段,個人覺得很有趣
https://www.ptt.cc/bbs/Audiophile/M...3408.A.BB2.html
這文很長
中間有一段話,讓我對作者實在是一整個非常好奇
拍手聲是作者現場拍,這點100%原汁原味的原音
如果原音會有回音,但透過喇叭再生的聲音不會(假設音壓相近)
那...
1.系統呈現的拍手聲與現場拍聲音不同==>既然不同有啥好比較的?
2.系統呈現的拍手聲與現場拍相近 ====>整套系統還原力不佳
-----------------------
題外話
每個人喜好都不同
聽習慣高頻過量的,聽到均衡的系統,會覺得高音偏暗
喜歡低頻大港的,聽到均衡的系統,會覺得低頻不夠
喜歡中頻凸出的,聽到均衡的系統,會覺得中頻不夠凸出
反之亦然
常常看到一些心得文
寫的好像一副OOOO的樣子,結果作者是不是真的有良好的判斷力?誰曉得
當然每個人絕對可以、本來就可以有自己的喜好
...
|
triangle_antal_ex
JBL 4333A
热烈鼓掌声音
Google到的網路鼓掌聲是在250Hz~4K Hz, 應該是中高頻, 會覺得回音太多應該是空間的吸音材質太少, 這部分多買幾塊吸音棉處理, 就會有明顯差異.
從開始升級音響到現在近一年, 個人覺得網路上分享的不少發燒友, 都只重音質, 輕忽音量, 幾萬起跳的器材不斷換, 卻連幾千元的量測器材都沒有, 真的每個都是金耳朵.
還常看到有人寫只要配備好, 殘響可以克服, 駐波可以改善, 各種奇特的論點, $$萬能
不同人寫同一組器材, 有時還差很多, 這樣我怎麼知道要參考誰的
只是我不是發燒友+木耳, 就之前想升級時聽過幾對便宜組合, 確實沒聽過高級貨, 或許好的擴大機+喇叭真的可以突破物理限制, 不受空間影響也不一定.
以上只是一個loserrr的牢騷, 當笑話看就好, 別太認真自行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