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六七頁的熱鬧,
我也覺得很突兀,
看不懂到底錯過什麼了,
也許是別串的私人恩怨吧...
回到樓主本身的問題以及樓主的問題,
對於初學者而言用預算來掌握不是很正常嗎?
我們都知道一分錢,一分貨這個道理對於多數商品都是通用的.
雖然因為現代品牌操作的關係,一些商品的價格可能被炒高,
可是便宜貨之所以是便宜貨,往往也跟效能或品質是相關的 .
對,有經驗的人會說重點應該是需求不是價格.
我覺得這話最大的問題就是很多問這種問題的初學者根本不知道自己的需求在哪裡.
講到蘋果,我也很喜歡婊蘋果跟iSheep,
可是我不得不佩服教祖之所以是教祖,
就是因為他說服了一群原本根本不碰電腦或手機的客群,
讓他們相信自己的需求就是教祖所能提供的.
當然原本就有使用電腦的人往往有另外想法.
就價格而言,樓主的預算上限是5000台幣,大約等於150美元等級,
先拋開什麼稅金還是台灣代理商標價虛高的問題...
這種預算就PC喇叭我也會推薦Creative T40-II或是Klipsch Pro Media 2.1 THX.
(後面這組台灣可能不容易買到,不過聽說代工廠是國內的JS淇譽)
另外一個可以考慮的就是羅技Z623,
反正這個價位帶的PC喇叭基本上評價高的通路貨就這三組.
在我個人看來,因為自己擁有過T40還有聽過友人的Klipsch 2.1我都覺得不錯了.
(當然是在我踏入AV綜擴加被動式喇叭的坑之前)
不過不管樓主選擇哪組,我都認為有閒錢的時候還是換張獨立音效卡吧.
就算是高級主機板的什麼Supreme FX還是Super-Fi,
我都覺得還不如一張真的Creative X-Fi.
Creative家的驅動孤兒問題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不過樓主害怕的話也是可以選擇華碩Xonar系列音效卡.
就需求而言,樓主應該至少知道
1. 有什麼裝置, 喇叭買來準備接什麼?
這個部分也關乎接頭跟解碼問題.
2. 平常打電動嗎? 平常看電影嗎?
3. 平常聽什麼類型的音樂?
我相信樓主如果能夠回答這些,
對於收到的回應品質也有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