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shirock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367
補一下圖 (外部連結):
https://onedrive.live.com/embed?cid...AOri0pNWmAICMLs

(實在不想用內嵌方式分享圖,但onedrive現在好像只有這個方法最穩)

引用:
作者u3350829
可以訓練自己的耳朵來聽出聲音的微小差距嗎?
況且這種測試都有個問題...就是你不會用測試
的音量當成一般聆聽時使用,也就是說分辨率
在一般情況會大大下降;;;

確準地說,是敏感度。
比如說我常常聽不同錄音的貝多芬第9交響曲,聽久了,有時就能從一些片段中聽出這是哪個版本。
我有次去聽音響展,某展房在播放孟德爾頌小提琴協奏曲(這也是有很多錄音版本流行的曲目),我一聽就問老闆你是不是在播某某人演奏的那張CD。結果還真的是。
不是我有多神,只是因為我剛好也有那張CD,而且是同曲目中最常聽的www

而這個測試會反覆播放原音,也就是會一邊測驗,一邊訓練並提高你的耳朵的敏感度。習慣之後,愈後面就選愈快。我前面還會A/B各聽5~7秒,後面幾乎聽A/B各聽3秒就選答案了。

以我的系統來說,我聽音樂時(特別是古典樂)的音量,基本上就是在12點鐘方向。
不會為了測驗而故意轉到比平常聆聽的音量還大很多的程度。
因為當音量大到對你的耳朵造成壓迫感時,分辨雜訊的能力反而會下降 (也許是保護耳朵的生理機制)。

引用:
作者Fabio
那張分布圖一定有問題XD


這個測驗只測到-45db就停止了。所以聽力門檻還可以更小的人,也都集中算在-45db那一區,才會讓最後一條又高起來。

引用:
作者minnor
到要退伍時可以在外面七八級浪晃的七暈八素的戰鬥艦上邊吃飯一隻手邊抄報

一般沒練過的,都以為我們聽電報時一定是全神貫注,不容半點雜音干擾。
其實啊,一但習慣了之後,都像是反射神經一樣,收到電碼後直接轉成數字buffer在腦中。根本沒在記聲音有什麼不同。

至於金耳、木耳什麼的說法,只是有沒有練過的差別。不是聽力的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
訊源: TEAC UD-H01
擴大機: Yamaha A-S1100, Yamaha CA-S1, Sansui AU-X901, Sansui AU-777D, Proton AP-1000, Proton AA-2120, Marantz PM-750DC
喇叭: 雅瑟 CP-730, S-520
耳機: GRADO SR-225i
德城 Lelio AV 2300 銀訊號線; AV-2100 銅訊號線; Three Hearts T3 喇叭線, 谷津 AC Filter
舊 2015-12-25, 10:59 AM #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hirock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