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Adsmt
在美國的話,聽到自己所學的沒有公司需要,他們會很高興,因為這表示他們可以自行創業,不用跟別人競爭。
而台灣人只會覺得所學無用。
早年竹科很多公司都是這樣起家的,現在的年輕人真的比不上以前的人。
竹科某大公司大老闆,就是我大學一個教授的同學,他說他們當年讀大學都在宿舍一起打牌,那時大家都有夢想,該大老闆畢業後就去創業,後來真的成為大老闆了。
|
要看科系, 就拿我跟我家老妹比較, 我的產業先有個400萬就可以開始試試看買全新設備.
老妹的, 光那房間就... 其實我也沒被允許進去過, 到底是什麼樣跟程度也是聽她講而已.
所以我當初敢負債到一千五然後還覺得有希望可以還完, 雖然說實際上比這多一倍不止.
她的工作是國家/醫院/學校合作, 有時候軟體再好(頭腦)也是需要硬體規模來支撐才行.
而那個硬體規模又需要很多其它頂尖人才來維持運作, 而且又要不斷有新血來打下手~
另外幾次見面聊過, 那群人其實太年輕就處於那個環境, 如果在台灣就了解金錢的力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