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FIREFALCON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2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564
引用:
作者gdrs
如果大眾都對基改更有危險意識
主政者自然較易藉由民意來提出更嚴格的法規
而不會被業者用金錢搓湯圓

你每天吸廢氣含有很多重金屬鉛,所以食物就可含鉛不用理它嗎?
自然突變要生存很困難,要能夠擴散更困難
但是基改是人為選擇人為擴散,這嚴重程度是不能和自然突變相提並論的

說難聽點..., 你自己摸著良心, 現在的大眾是對基改沒有危機意識還是危機過了頭??
有哪個科學項目能在沒有提出實際科學驗證有害的情況下還能抗議個幾十年?
還自認為社會良心, 說其它人危機意識不足??

前面我轉貼泛科學的文章當中就提到了, 基改鮭魚跟騾子相比之下, 騾子對環境的影響力還比鮭魚大呢...

======================================
基改鮭魚的環境評估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經過評估,這種生長速度比普通鮭魚快一倍的轉基因品種,存在著三道防線阻止它破壞生態:一是魚苗繁殖和養殖都在封閉廠房進行,有嚴格的隔離措施防止逃逸;二是魚苗繁育和養殖場區的周圍環境都不適合這種魚的生長,即使逃出也難以生存;三是這種基改鮭魚魚全是三倍體雌性,不具有交配繁殖能力,即使它們到了自然界中,也只能獨生終老,而無法「開枝散葉」。所以,FDA認為它帶來環境風險的「可能性極其低」。

出於科學表達的嚴謹,FDA不會說「不會影響環境」。但如果我們把這種鮭魚與騾子做一個比較,會發現它的環境安全性比騾子高多了:

騾子是馬和驢這兩種親緣關係較遠的物種交配而得到;它的體型、負重能力、靈活性、奔跑能力都有所不同,可以算是一個新的物種;雖然騾子一般不具有生育能力,但有極少數的母騾子可能例外;騾子的飼養是開放的,它們可能跑到野外和野馬野驢交配。

而這種基改鮭魚只是轉入了兩個基因:一個來自太平洋的奇努克鮭魚,一個來自大洋鱈魚。這兩個基因的引入,除了使其生長速度更快之外,在生物形態和化學組成上並沒有明顯改變。在物種分類上,它依然符合大西洋鮭魚的特徵。可以說,它與相對應的「野生鮭魚」的區別,遠遠小於騾子與馬或者驢的區別。
=========================================

喔對了, 順便再來看看你之前提的Bt抗蟲基因...

===============
最常見的抗蟲基因Bt,來自於一種細菌,它在自然界廣泛存在。從1920年代開始,Bt基因在細菌中的表達產物-Bt抗蟲蛋白,就被用作「綠色農藥」,在有機種植中都可以使用。到Bt基因被轉進農作物中抗蟲的時候,Bt蛋白已經有了幾十年的「安全使用」歷史。而黃金大米中的基因,幾個來自常見的農作物(比如一個來自玉米),只有兩個來自細菌的基因沒有「使用記錄」。不過,其中的一個存在於人體的腸道菌中,自然不足為慮。而另一個,在食物上的細菌中並不罕見。也就是說,人們通過常規飲食,也會吃下這種蛋白。如果是像花生這樣有「過敏記錄」的作物,就不大可能把它的基因轉到別的作物上去。
================
舊 2015-11-26, 11:54 AM #14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IREFALCON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