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P&W
1.Yamaha結構裡面的懸吊部分有橫貫整個結構的加強樑,你看到了嗎?而且他們的結構在接和點上有特別加粗,車身部分甚至於還是管狀設計,這邊通常是受力最大的,但GGR沒有這些設計,僅使用U型不對稱設計,更別說重量竟然可比擬一般125機車,所以綜觀整個設計,我不瞭解用鋁的意義在那邊∼
2.速克達的重心較檔車低多了,現在新車的設計,油箱、引擎、變速箱都低於兩個輪胎的中心線,更重要的是速克達輪子小,所以重心又更低了,重心低跟平衡啥關係?機車平衡靠的是人跟行進的慣性,如果你說的是轉彎性能,不好意思上面還有個人勒,所以即使你車輛重心很低,被人體一抵銷整個質量重心會拉高很多,除非你是重量兩百公斤的重機,也許需要考慮這個問題,但這種重量不需要考慮,因為光騎士上身移動,就足以輕易左右整台車的重心變化∼
3.我不是寫了GGR軸距偏短?是GGR自己使用了特別的設計,從懸吊系統到軸距都...
|
1. 這就是我講的啊, 重點在設計而不是材料或製造工法, 沒有用加強筋甚至不知道整體受力有沒有跑過應力分析. 這跟"鑄造"或是"用鋁"沒有直接關係吧?
2. 你一下說這種重量跟人體重量相比不用考慮一下說電池位置重心高導致彎性敏感是否有些矛盾了?
3. GGR軸距跟Dio差不多, GGR已經上了12"胎. 0rpm最大扭力是很驚人沒錯, 但速可達起步接合也不是從0rpm開始, GGR全電門起步還不會孤輪吧? 所以到底跟輪胎尺寸有什麼關係? 是現在已經有人GGR路口全油門彈射抓不到整台車噴去種? 沒有吧
GGR是有不少設計問題沒錯, 但沒有整台從頭濫到腳那麼誇張啦
電動車低轉扭力大, 那是ECU要弄好讓他好發揮而不是無保留的在那邊嚇人
這也是我說的電動車應該在power mapping上面下功夫玩出油車玩不出的花樣才有差異性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