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Ivanshan
昨天專程到台北國賓大廳看首映,簡單地說,個人感覺比空降危機好看,因為至少本片比較像動作片,動作場面比較多,而且並沒有集中在開場與最後半小時。空降危機(Skyfall,2012)在開場戲以及搭配主題曲的片頭畫面結束之後,就變成了劇情片,而且是又臭又長的劇情片(只比本片短5分鐘)。不過,雖然在進場前喝了一杯咖啡(我其實只有喝大概三分之一杯,但卻是四份義式濃縮不加水,只加了一些糖),而且進場前有先上廁所,但還是有點坐不住。除了用近2000萬美元稅務優惠換來墨西哥政府大力配合的開場戲大場面還算吸睛之外,擅拍藝術電影的山姆曼德斯(Sam Mendes)仍然像上集一樣,花了很多時間經營文戲,嚴格考驗觀眾的耐性。另外,開場約5分鐘長度的長鏡頭讓人印象深刻,這個長鏡頭當然也像地心引力(Gravity,2013)一樣有用到特效達到長鏡頭的效果,但這可能是印象中007電影53年來第一次使用長鏡頭。而本片最大的爆點...
|
你的分析介紹真是精闢,其實這集劇本內容有點像是大雜燴,你這麼一講才有點頭緒明白是為什麼。他們想要兜攏所有的劇情元素可惜功力不足吧。
那個惡魔黨開會的場景原來有所本,難怪會有這麼稀奇古怪的大會,以前的007還蠻搞笑的...
最後的類瓊瑤結尾也有向上部劇情致敬的意思在內,是好萊塢電影的萬年老梗
前面有人提到為什麼要在高山上開診所這倒是不難理解,瑞士本來就有許多給上流社會的養生或美容診所。而且除了場景希望能上山下海以外,這樣才能帶出雪地追逐的橋段。
這集007什麼動作特效場景都包了──異國大型嘉年華,直升機上拼鬥,雪地追逐,羅馬古城飛車追逐,移動火車上纏鬥,小棟樓房爆破,整棟大廈爆破,沙漠基地爆破,007必備刑求場景...所有動作片重要元素一次具備,現代觀眾胃口太大,連這樣也難以滿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