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jor Member
|
美國正在逐漸放寬對伊朗的制裁,這讓油價就算到明年上半年,北海布蘭特原油每桶超過62美元的機會不高。
中國深陷經濟放緩的衝擊,印度是否成為台商下一個製造業的新基地呢?
郭董已經在嘗試了,畢竟印度每年有九百萬人進入製造業工作,而且平均月薪只要約300美元,比中國還便宜!唯一的憂慮只有當地的腐敗,會不會讓應付官僚制度產生大量的外部成本。
而中國第三季GDP年增率為6.9%,比預估要好,但全國發電量是下滑的,讓這數字可能無法反映現實情況,美國聯準會九月不升息,有一部份原因,可能就是來自中國的壓力。
美元升值會引起各國競相貶值,讓中國出口優勢降低,而且中國又不能明目張膽貶值,一貶就成股災了…。
中國的鋼鐵水泥業還是處於產能過剩的階段,一帶一路如果進度緩慢的話,那這狀況並不會有較為明顯的改善,總體而言,中國人行還必須降低存款準備率及降息才行。
美國則是一樣在思考什麼時候昇息才最符合美國利益,由於目前美國就學貸款、信用貸款、房屋貸款…等,利率都在極低的水平,一旦聯準會昇息,那可能讓債務人感到突如其然來臨的經濟壓力,進而可能降低消費,這對想要消除通縮隱憂的聯準會可不是好消息。
目前十月昇息的機會已經很低,但十二月昇息的機會還是很高,畢竟聯準會還是要做出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