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Jef costello
對不起,上篇超過時效,重發一篇。
我想您搞錯了,要想想這位醫生幾歲?您講民國103年的考試標準? 我說的是約40歲上下大學生的考試標準。當時要考七科....
考試最強? 早年第一是土木和物理,後來變建築和電機。國家缺什麼人才,那一個就難考。
醫生永遠都不嫌多,自然不會好考,但會考試的人選醫科,可能您受到媒體誤導了,基本是家庭不富裕或者父母希望子女安穩的才會讀醫(如醫生世家)
現實最強就不知道了,必竟用考試來看沒什麼意義,近幾十年來改變台灣的人才多是工科不是嗎?
|
要比年份,簡單
反正這時代不少資料google就有了
有沒有聽過台灣第一位博士
杜聰明先生呢?
他的時代夠早了吧
在他的年代剛好他都第一名,而且真的是全台第一
而他也是現代學制合格的醫學博士(M.D.Ph.D)
您自己都說了,時代缺什麼人才,那就第一個難考
生老病死是不管什麼時代的人都會有的需求
台灣比較合乎現代學科劃分概念以及台灣最早高等教育剛好就是「醫科」
畢竟不管什麼年代,都需要專業醫師
從1899年開始正式的台灣總督府醫學校,以及之後不停的重組合併,變成現在的台大醫學系
雖然可能有自吹自擂之嫌,但這篇台大醫的文章清楚的表示日治時考取醫學校為地方上光榮盛事了
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台灣醫學
我已經提出部份證據說明從最初到現在台大醫都是台灣最難考的,而您只是……
這廢文就到此為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