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補充:
市售SSD主控常見四通道或八通道的設計,NAND Flash晶片一個Page則從早期的4K放大到近期的16K,也就是一次至少要寫入64K到128K的資料量才不會增加SSD的寫入放大率(一般都大於二倍)
尤其MLC結構必須經過高達八段的電壓變化(對儲存細胞有破壞性)才能完成一次寫入的動作,而且還必須是未儲存電荷(無資料)的狀態...此外,由於製程大幅微縮,每一次的電壓變化都會微幅改變相鄰儲存細胞中的電荷量或電位差而影響到整體存取性能及資料的穩定性,這個問題更在TLC結構的SSD的測速成績中變得非常嚴重
雖然廠商已透過快取機制、即時壓縮解壓縮、平均寫入等技術來降低前述問題,但是對一顆已經存有過半容量的檔案又必須連續隨機寫入大量影音資料的SSD主控來說,想要平均照顧到每個儲存細胞是不可能的事,因此,我前面才會主張拿來養動物的SSD,長期一定會出現明顯的局部老化或是逐漸殘廢的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