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orakim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3
文章: 1,810
> 其實壓縮跟轉檔還比較適合GPU處理
> 資料相互依賴程度低
因為要做前後frame的比較也還是有相依性
限縮比較的功能(限縮相依性)的轉檔 讓硬體線路可以運算就是現在的硬壓的方式
HSA的存在可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雖然速度沒有硬壓快(假設相依程度10%依據模擬 速度應該是軟壓的4~5倍)
但是品質跟軟壓一樣好

> 很久以前在NV官網看過一個關於目前CUDA應用的列表, 項目有很多
> 但仔細一看會發現幾乎全都是在做科學運算
因為純GPGPU很難用,要相依性極低的才會快(多數是科學運算);一有相依性問題要解決就要回歸CPU
CPU、GPU切換次數過多或者CPU、GPU運算間的延遲過大 總效能就低
最極端的情形會是 只用CPU跑 還比CPU+GPGPU還快,很不適合相依性運算

所以才有HSA,就目前AMD的PPT來說 CPU、GPU切換次數頻繁也不會有太大影響
用模擬來看 相依程度高的情形也會有30%左右的效能成長,而不會像是GPGPU那樣的負成長
舊 2015-10-12, 12:05 PM #3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orakim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