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 Member
|
引用:
作者k2島民
其實吳那一方的想法很簡單
當初政府開放一百多台電視台就應該有電視產業配套措施,不然就會變成僧多粥少的情況
加上沒有一個真正有效的收視率調查方式,只能遷就尼爾森的調查,而尼爾森的收視率調查一般都是低收入戶,理論上無法反映全體真實的情況
雖然明知尼爾森的收視率可能有問題,但問題是沒有其他方式可以取得更好的收視率取樣
就變成只好遷就他來調整節目內容,畢竟****商是看收視率來發錢的
政府沒配套+尼爾森就變成了現在電視台的情況
說穿了還是為了錢,錢不夠想做的事都做不了
而最近幾年情況又每下愈況,只能寫個慘字
因為電視台也覺得與其花錢製作節目,不如買國外的來的划算
尤其是中國跟韓國的綜藝節目大舉入侵
在這樣的情況下,能改善的首先就是跟大陸的對等條件
以前是不開放對岸節目進來的,而現在開放了,還來這麼多節目
那是不是能在跟內地的經貿談判中加入電視節目一項?
如果不能...
|
現在電台視的收視群是什麼人?
八點檔幾乎是兩台本土劇的天下,變成一種慣性收視率
其他台不是沒試過搶攻本土劇,不管怎麼拍還是輸人
除了台視曾找楊麗花演歌仔戲上八點檔才有得拼
既然怎麼都輸,不如買大陸或韓劇播一播算了,記得好像華視離譜到八點檔重播包青天,錢都不想花
綜藝節目也是一樣,豬哥亮的一支獨秀,其他大哥跟他比還有差距
當時豬哥亮復出,節目收視最高衝到十幾點
後來回落到4~6,可是其他大哥的?好像不到豬哥亮的一半
年青人有多少人愛看電視?會看的大都是上了年紀
吳宗憲也許還能挖到一點還會看電視的年青人,年紀大的看豬哥亮
對岸更不用說,他們的生態跟我們完全不一樣,過年央視春晚全國很多家庭會守在電視觀看
這種事台灣早就沒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