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Mickey3456
而閣下對於知識份子的定義, 竟是由維基百科而來.
|
其實維基對於知識傳播的確是有很大助益的,而且也不像很多人說維基人人能編寫所以很多謬誤。
因為本來有很多編寫的原則建議,如果編寫人都能按照建議寫,那麼可信度還是很高的。
但是...誰都知道大眾化的東西,尤其又是牽扯上政治,編寫者不顧維基編寫原則,才是現在中文維基崩壞的緣故。
像是
編寫方針第一條就是:
避免偏頗:所有條目請以中立的觀點撰寫,公正地表述一個主題的不同觀點。
但是現在牽扯到政治的條目,很多根本沒有寫出不同觀點。
不然就是把主流觀點當作當少數觀點(看下面)。
更細部的內容像是:
中立的觀點有一段:
如果是多數觀點,那麼提及普遍接受的參考文字便可很容易地證實它;
如果是重要少數觀點,那麼很容易找到一批知名的擁護者;
如果是極少數(或極有限)觀點,那麼它並不屬於維基百科,無論它是否真實,無論你是否能夠證明它,除非它出現在一些補充條目中。
但是很多偏見編輯者,硬要把少數觀點當作多數觀點。
像上面引用的知識分子的第一個註解:
在中國大陸知識分子不被視為一種階級成分。[1]
引用的竟然是1950年大陸報紙...這能算是主流看法嗎?
台灣報紙上有人寫大陸是祖國、日本是祖國..難道維基取某一方報紙就能算是主流意見?
報紙上很多其實是爭議觀點,甚至於爭議到後來變成少數觀點、錯誤觀點...引用報紙的論點,根本不符合維基的原則。
而且維基應該是作為學識資料的編輯,針對某些國家寫特殊的孤證資料,其實就違反了維基的編寫原則。
更多存在於近代的歷史跟政治相關條目,有很多何止張冠李戴,根本顛倒事實。
完全不顧維基編寫的原則...
然而..就像
有很多出於政治目的,為了要吸收這些輕信者的選票,維基就出現危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