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EAC212
看了一下,
有些人認同馮講的有道理的部份,
我想了一下大概就是關於『創意不見得要花很多錢』的部份吧...
如果我想的點有錯,歡迎指正....
|
我只提出個人看法 .....
1. 整場節目是以語言角力為主軸 . 也就是嘴巴技術的競賽
雙方主角 ~ 吳的專才本來就是市井娛樂主持人 + 馮批判人的手法屬性不高 = 兩個人都不是啥高尚的人
而雙方語言角力是依一聲放屁媒合 . 打從一開始就是低俗的
節目參與人的素質決定節目的走向 . 由人所營造語言的氣氛質地 ....
此節目具可看性的不是什麼理論大道理 ; 也確實沒展現多少理論大道理
我個人不寄望從該節目中有啥深厚知識性的獲得
看看它人的行為失當 . 用以警惕自己還不錯啦
2. 不過 . 我忍不住要說說 『創意不見得要花很多錢』的問題
a = 馮經歷過 ~ 學者 . 記者 . 作家 . 編劇 . 攝影 . 劇場工作者 . 金石堂書店行銷創意總監
創作與相關經驗滿載好幾卡車 ..... 很清楚創意體驗是怎麼回事
創意不見得要花很多錢 <= 是對的 . 甚至絕大多數的創意都是免費未商品化的 . 如尋常普遍發生的生活創意
不過他沒有將
創意與創造力明確地界分出來 (包含論 = 創造力包容創意 ; 流程論 = 創意一大堆 . 能成創造力的沒幾個)
與吳直在金錢計量價值的觀念中打爛泥戰 . 擺明了所說的創意就是創造力
馮有負他的學者身份 ..............
b = 馮現任藝術大學電影創作研究所副教授 . 應該知道 Mihaly Csiksentmihalyi 為何許人也
不知道藝術大學有沒有請過這位大咖來開講 ??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09561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7kdVAdZ8Xs
引用:
作者Mihaly Csiksentmihalyi
如果所謂的創造力指的是新且有價值的理念或行動
則我們不能接受單以個人做為創造性存在的標準
除非參較某些標準 . 我們無以得知一種思想是否新穎
也唯有通過社會的評價才能斷定其價值
|
Mihaly Csiksentmihalyi 對創造力的見解是社會論自由開放的
同於與創造力緊緊相繫的藝術發生與鑑別之自由開放
亦同於吳所述的自由市場主張 (吳應是從經濟篩選機制理解到自由開放的概念 . 非從藝術理論 . 創造力知識 . 歷史人文觀 ... 等 . 獲得該概念)
唯獨馮 . 以其種種創作關係的直接身份 . 居然提出了對創造力鉗制的觀念
猶如信奉市場經濟自由主義的聯準會主席 ~ 伯南奇
在2009年美國經濟危機中 . 做出美國史上最大的經濟鉗制手段
在最嚴格公正知識學理的競局中 . 馮的鉗制觀 與 吳的自由論無分高下 . 是可以各自主張表述 . 沒有誰對誰錯
但值得注意的 . 馮的鉗制觀有違他應該與現具有的身份
有趣在這裡 .......
個人淺見 . 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