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夢畫
Silent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6
文章: 2
被牲犧的品質

 上週天又接到茶葉的電話行銷。
 不才依例同意阿婆寄茶樣過來。

 依照過去的經驗,電話行銷的茶葉品質多半低下。
 過去接過的電話有聲音甜美的少女,很有耐心很會說話的阿婆
 這次的阿婆口氣就不大好,不過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寄過來的茶樣。

 兩隻茶,一隻是阿里山茶,原味,未經烘焙保證夠青的茶米。
 不才喝茶的能耐還不到喝得出是不是阿里山茶,只能研判是否為高山茶。
 茶是高山茶,但品質低下。
 茶葉損傷嚴重,其中有一大部分的損傷來自團揉(就是把茶葉弄成顆粒狀的工續)。
 近來茶廠流行油壓團揉機,可以輕鬆、大量、快速完成團揉,而且還把將長長的茶梗都壓成球狀。但施力巨大的結果造成茶葉損傷。
 
 除此之外,茶湯帶有雜味。除了被全化為山頭氣菁味,還帶有其他的異味。明明是超低度醱酵,未經焙火的茶,茶湯卻是偏深的金黃,可見做工不良,讓茶葉氣化。
 
 再說另一杉林溪的茶。
 沒喝過這麼難入口的杉林溪茶。
 杉林溪茶的特色是水軟,順口。當然也有說它沒個性,太軟了。
 收到茶樣卻是「苦」只感受到苦……
 雖然說茶,不苦、不澀就沒東西,但是沒人拿苦味當賣點。

 做工不佳,造成茶葉枝離葉碎是茶湯帶苦的因素之一。
 另外不進行精制加工,焙火修飾也是原因之一。

 
 源頭為了快、省工,做工隨便,調整製程,於是品質低下。
 不願意焙火精製,讓品質維持低下。
 
 不只茶葉,許多產品都有劣幣驅逐良幣的趨勢。
     
      
舊 2015-10-03, 11:05 A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夢畫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