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射到外太空/太陽才是最安全的,而且如果以「成本/輻射殘量」來計算,射到外太空還是最省錢的方法 (但還是貴)。
引用:
|
作者gdrs
核廢料丟到海溝後,傳到海上的汙染是低於自然界背景輻射的…
|
以目前的載具來說,要正確扔進海溝裡不比丟到外太空便宜喔 (所以海溝被稱為「內太空」)!況且以馬里亞納海溝為例,此處深海洋流的方向仍沒有觀測數據,換句話說你現在扔下去的污染,可能某時候就會從哪個角落噴出來。
事實上是有的,北大西洋因為 Cogema 與 BNFL 排放核污染物的關係,其輻射值要高於背景值四到五倍,雖然仍遠在「食用」的安全範圍內,但人類並不是直接喝海水的,對於此區海底漁獲的研究也付之闕如,所以仍不知道到底該吃不該吃。(其實也還好啦,這一個區域的深海魚目前正因不明原因近乎滅絕,所以也沒那麼容易吃到)。
承上,北大西洋核污染的主要原因,推測可能是兩大核廢料回收廠排放核廢水之故,因為處理高濃度核廢水的成本非常高,按照理想方式處理將會使得回收業務失去經濟價值,所以處理廠採用較便宜的「過濾稀釋法」之故,也就是過濾大分子後直接排入海中;如果以較高成本的水泥固定或煅燒法處理廢水,那不只核廢料回收業無利可圖,連一般的核能發電也將成為成本最高的發電方式之一。
--
參閱:
核三廠傅傳雙〈核三廠放射性洗衣廢水處理系統之改善策略〉
參閱:
耶魯大學〈Radioactivity in the Ocean: Diluted, But Far from Harm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