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csshih
skylake的特點目前看起來只有兩處最驚人
一個是極省電取向
另一個是伺服器超多核取向
桌機上的話,應該和你所言
真的沒啥差異
但是講真的,普通桌機現在利潤也不高
只攻伺服器和極省電兩個市場,研發費用攤提才會回本
|
確實如你所說,桌機市場真的幾乎沒有需求可言。
一來是需求飽和,一般家庭/辦公室電腦用i3以下就綽綽有餘,玩家或開發者才會用到i5或i7。
我也承認我之前還在拿775時代的Xeon E5450用得很過癮,直到顯示卡用壞兩張後,才意識到自己沒什麼電玩需求,只是寫程式看網頁,於是最近才去買了4790K來用。
更別提廣大使用者最大宗的輕度應用,幾乎都被平板和智慧型手機取代了,這塊一直是Intel的痛。
需求下降,也帶動價格下降,現在CPU的價格比起十年前差太多了,十年前4000元只能買Celeron,現在10000元出頭就可以攻頂i7了。
我國中時記憶體還在64MB和128MB斤斤計較,現在卻是在觀望Q4的DDR3最終崩盤後,要一次買4條湊32GB。
智慧型裝置當道的雲端時代,運算需求幾乎移到伺服器端,Intel也大概只能從Xeon去賺錢,Desktop總覺得漸漸變成只是一個性能參考指標。
再過幾年,高性能Desktop會不會變得像工程用計算機,只剩下醫工財這些專業領域才看得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