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wizard
對 "感應"比較不能體會, 在此情況下是因為搭上電錶(高內阻阻抗並聯)而感應量測出電壓,
還是這是系統在A點本身因為感應而出現感應電壓.
我住的幾十年老公寓沒設備接地, 而在重做系統佈線時想盡可能有"相對"的安全接地,
...恕刪..
山賊大在國外做電力系統的嗎?
|
1. 一般來說, 因為電力導線長度比電表探棒導線長度要長得多, 而電力系統交流電頻率低波長長, 因此所量到的感應電壓能量以前者為主..
2. 我前面回覆您的文章中, 所言的不是這個意思, 而是把應接地的設備接地點接一條線, 接到系統接地排以獲得接地, 與將設備接地點, 接線到獨立的接地棒(or柵)以獲得接地, 兩者都是屬於設備接地:
+-----+
火線 | |設
O---------+ |
| |備
Load |
水線 | |外
+---------+ |
| | |殼
| +--*--+
| |
*----------+ ↖
| 設備外殼接地點
| ↖ ↖
| \ 設備接地線
--- \
/// 開關箱內系統接地排
設備與系統共地
+-----+
火線 | |設
O---------+ |
| |備
Load |
水線 | |外
+---------+ |
| | |殼
| +--*--+
| |
| | ↖
| | 設備外殼接地點
| |↖
| | 設備地線線
--- ---
/// ///
系統接地棒(or柵) 設備接地棒(or柵)
↖ ↗
爲獲得較低的入地電阻與電位梯度, 將系統接地系統與設備接地系統在地裡相接也是有的..
3. 既然您的公寓電力系統要重新佈線, 倘若不方便在地面挖洞另設設備接地棒(or柵)以提供設備接地, 那麼佈線時加條地線, 在開關箱內接到系統接地排, 當然會比在插座中, 將地線與水線相接為佳, 畢竟以水線代替地線是在管路沒地線狀況下的權宜措施, 不能為了省線材, 當作設計電路佈線的範本依據, 這是兩碼子事..
至於裝設漏電斷路器, 對於在插座中水線地線相接, 拿水線代替地線, 與地線在開關箱才接到系統接地排, 兩者比較在漏電時是會有其動作差異; 前者在設備發生漏電時, 因為火線水線電流相等不會跳, 要等到有接觸形成另一迴路, 使得火線水線電流不相等時才會跳:
i1=i2 不跳脫:
漏電斷路器
+-----+ +-----+
| / | | |
O----|-- --|------| |
|i1 ->| | |
| | | |
| / | | |
+----|-- --|---*--| |
| |<- i2| | | |
| +-----+ | +-----+
| | |
| +-----+
| <- i3
|
--- ↗
/// 設備漏電
i1 <> i2 跳脫:
漏電斷路器
+-----+ +-----+
| / | | |
O----|-- --|------| |
|i1 ->| | |
| | | |
| / | | |︴ 接觸迴路建立
+----|-- --|---*--| |\
| |<- i2| | | | \
| +-----+ | +-----+ |↓ i4
| | | |
| +-----+ | 設備漏電分流
| <- i3 |
| |
--- ↗ ---
/// 設備漏電分流 ///
後者則在一發生漏電時, 因為地線構成另一迴路, 使得水線電流比火線小, 不待接觸迴路建立, 即因電流不相等就已先跳脫:
i1 <> i2 跳脫:
漏電斷路器
+-----+ +-----+
| / | | |
O----|-- --|------| |
|i1 ->| | |
| | | |
| / | | |
+----|-- --|------| |
| |<- i2| | |
| +-----+ +-----+
| |
*--------------------+
| <- i3
|
--- ↗
/// 設備漏電
另外地線佈線時, 在管路或插座壁盒裡, 儘量不要有切斷再接的狀況:
$
$
$
/|\
| | |
-------+ | +-----
|
|
而是儘量一線到底, 中間要接線的部分, 剝皮採用 T 接或 L 接, 以確保地線本體無斷線疑慮:
----))))----))))--
/ /
/ /
| |
| |
附帶提一下, 在重要工程施作中, 設施的接地線與入地接續, 會採用火藥熔接以確保無接觸不良之虞, 而這裡所指的接觸不良, 是指大電流狀況下所看到的, 所需低電位差的極低接續電阻值; 因電阻值極低, 非一般三用電表電阻檔所能測量..
4. 不是! 我在當洗碗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