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orakim
> 什麼叫"有效的場景及其稀少"?
要補的frame幾乎都採重疊的方式 少數例外
上面已經重複很多次,該不會沒看到吧
花一百多瓦的電補這種有跟沒有一樣的東西
> 我要的也只是在大動作下場面平順罷了,別搞出一堆 Artifacts
我要的也很簡單 不要給我耗這麼多電 搞無用的重疊frame
> 說真的還是請 nanpan 網兄自己用上 BFRC 比較來評斷,你跟我吵也沒用
上面已經錄了,除非AMD在不同卡有不同效果(如果真的不同 ,就請你錄看看)
接受大部分時間是在搞無用的重疊frame就用AMD的,想要有smooth的但有時會有問題那用SVP
什麼都不想要,那就全部都關掉;一開始在推SVP的人後來也是關掉
這些選擇我都尊重
但上面提到的都是事實,我只是點明出來給想要嘗鮮的一些心裡準備
一昧的隱瞞事實,不是我的風格
|
怎麼看"有效的場景及其稀少"這句話都是你自己的偏見而已
一部動畫畫面移動的場景幾乎佔據了八成以上,然後你跟我說這是在浪費電補有的沒有
一台可開 BFRC 60P的電腦只需最低階的雙核+260X,SVP 全開要幾核心的電腦才夠?
哪個成本較低、哪個比較浪費明眼人都看得出
SVP 也不是"有時候"才有問題,而是大部分的場景都有嚴重的 Artifacts ,有時候甚至連靜止畫面也會莫名其妙貼上鬼影,你要覺得這叫畫質好也無所謂,但別強加於人
會用這種補幀軟體十之八九都是受不了 judder
然後你跟我說要嘛補幀補過頭,補出一堆 Artifacts;要嘛不開補幀忍受 judder
明明就有其它解決方案,偉哉邏輯
引用:
作者nanpan
感謝orakim還特意提供用BlueskyFRC的測試影片,更讓我發覺到BlueskyFRC和SVP各有千秋;
依上面的影片看來,基本的流暢性和一般電視所提供的【動態流暢】功能很像,在一些簡單平移畫面和SVP把選項調到最高流暢性時的畫面效果幾乎是一樣的,
但在SVP以維持【流暢性】的前提下會產生artifacts畫面的時候,BlueskyFRC似乎會【動態】降低流暢性以減少artifacts的產生
所以簡單說,BlueskyFRC可以當作是SVP動態調整Artifacts masking的GPU版本;而SVP則是以固定的流暢性為基準來做為插補畫面的原則
至於要說哪一種好的話,還是要看每個人的喜好啦!說真的BlueskyFRC這效果,只要有【動態流暢】功能的電視應該是可以直接達成的
因為我用電腦MPC-HC以原始23.976fps的影片直接以Direct3D全螢幕輸出24Hz的畫面到Infocus電視並開啟【動態流暢】功能,和orakim兄提供測試的60fps影片觀看結果根本感覺就...
|
原理不同
電視一般是利用液晶電位驅動和背光,實際上影片還是以原始幀數呈現
如果影片幀數和電視幀率誤差過大依然會有 judder
所以我上面才說電視的補幀必須影片和螢幕同步效果才比較好,麻煩的是要設定參數
而且要想有 AMD 的色彩優勢依然必須用 BFRC
你把我上面貼的圖片和大大你自己貼的圖比較一下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