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moronNZ
資產的配置是一定, 但是就便是實體如地產或黃金, 都會遭到重估, 也會因選擇的時空環境與當時流動性枯竭, 一樣變損失, 只是多多亦善罷了. 有企業也是, 通常那時多數也是倒了. 說穿了市場已經毀了, 那時就剩活下去與周圍的以物易物, 剩下的等活得到市場恢復再說~
|
由於不同屬性的資產在反應環境局勢的表現不同, 同時配置就可以達到避免齊漲齊跌的風險.
當貨幣大幅貶值之際, 歷史上人們總是會回到黃金白銀, 貴金屬被重估的結果是價格翻升,
並不是一樣損失. 各國央行努力囤積黃金, 除了是做儲備之外, 也知道當主流貨幣被清算之際
黃金白銀會有相反於貨幣的表現, 能對沖在貨幣部位的損失, 早點緩過氣來.
美元第一次國際化其實不到十年就徹底失敗, 當時它的GDP還是世界之冠, 只是那百年前的
歷史已經被人淡忘. 然而鑑往知來, 人性始終是人類社會最大的挑戰, 沒有甚麼不可能發生
月初剛加碼80萬實體黃金, 繼續往私人儲備之路前進.